[发明专利]柴油机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9956.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管斌;占日敬;林赫;李忠照;郑健;李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1/28 | 分类号: | F23D11/28;F23D11/38;F23D11/40;F23D11/36;F23N1/02;F23N5/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尾气 模拟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测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柴油机尾气发生装置,此装置可独立调节产生尾气的浓度、温度、流量等参数。可以用于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测试,如氧化催化转化器DOC,选择催化还原器SCR、颗粒过滤器DPF等单个装置进行测试。也可以进行后处理系统集成测试如:DOC+DPF+SCR。
背景技术
日趋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要求更高效率更高耐久性的后处理装置。在柴油机领域,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用于去除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选择催化还原器SCR用于去除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颗粒过滤器DPF用于去除尾气中的颗粒PM。在国6a法规中要求轻型车辆在160,000km内排放须达标,在国6b法规中要求轻型车辆在200,000km内排放须达标,而重型车辆则被要求在700,000km内排放必须达标。现行的后处理系统催化剂的测试评价方法包括:小样测试法、发动机台架法、整车道路法。小样测试法针对的是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可以快速的获得催化剂配方的优劣,但是不能代表催化剂在整合成催化器的实际效果。而发动机台架法和整车道路法可以进行对催化器,但是费用高,耗时长,会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进行测试时,可以使用柴油机尾气模拟发生装置产生与柴油机相似的尾气,用以对氧化催化转化器DOC,选择催化还原器SCR、颗粒过滤器DPF等的测试。此种方法由于无需额外做功,耗用的能源较少。如果采用快速老化的方法,更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如在汽油机领域,在发动机台架上采用SBC快速老化循环,可以大大减小测试时间。不采用发动机台架而采用汽油机尾气模拟发生装置进行SBC快速老化循环,更可以节约大量能耗。因此提出了此套柴油机尾气模拟发生装置,用以代替柴油机台架对后处理系统进行测试。
在CN103410588B发明专利中采用电加热+螺旋给料装置直接将颗粒导入测试系统中,以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中的DPF进行测试。此发明不能控制柴油机尾气中NOx浓度。在CN1032344758B发明专利中采用标准气进行配给尾气模拟成分,成本依然偏高。且在试验中采用标准气不能连续对高空速SCR后处理装置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尾气模拟发生装置,可以通过第一变频风机产生燃烧所需空气流量,通过第二变频风机产生特定测试温度的测试所需流量,通过旁通管上控制获得特定温度特定流量的尾气,成本较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第一空气过滤器、第二空气过滤器、第一变频风机、第二变频风机、第一孔板流量计、油箱、燃油泵、油压调节阀、柴油喷油器、涡流装置、导流装置、火花塞组件、第二孔板流量计、止燃板、换热翅片、二级缩口、挡片、一级缩口、电控阀门、旁通管、稀释冷却组件、燃烧管混合段、燃烧管燃烧段、测试主管、冷却风管,第一空气过滤器布置在第一变频风机的进气管上,第二空气过滤器布置在第二变频风机的进气管上,燃烧管分为燃烧管混合段、燃烧管燃烧段两段,燃烧管的进气口与第一变频风机的出气口相连接,燃烧管混合段布置在稀释冷却组件的外部,燃烧管燃烧段布置在稀释冷却组件的内部,第一孔板流量计、涡流装置、导流装置、火花塞组件依次布置在燃烧管混合段上,止燃板布置在燃烧管燃烧段的前部,二级缩口布置在燃烧管燃烧段的尾部,换热翅片均匀布置在燃烧管燃烧段的外表面,挡片均匀布置在稀释冷却组件内,一级缩口布置在稀释冷却组件的尾部;涡流装置前端布置四个插孔,涡流装置的后端为扩口结构,扩口上开满小圆孔;油压调节阀通过回油管与油箱相连,燃油泵的后端通过油管与油箱相连,燃油泵的前端通过油管与油压调节阀相连,柴油喷油器通过油管与油压调节阀相连接;两个柴油喷油器分别布置在涡流装置前端两个插孔,涡流装置前端第三个孔安装含氮燃料喷射器,涡流装置前端第四个孔安装机油喷射器;冷却风管的进气口与第二变频风机的出气口相连接,冷却风管的出气口与稀释冷却组件的前端相连通;测试主管的进气端与一级缩口的出气口相连接,旁通管的出气口与测试主管相连通,电控阀门布置在旁通管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涡流装置前端四个插孔为阵列布置,扩口上的小圆孔呈中心对称排列。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第一孔板流量计、第二孔板流量计均布置在管路的直管段。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冷却风管的出气口通过偏心异径三通与稀释冷却组件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止燃板为多孔介质结构,厚度在10-5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FB锅炉气膜防磨水冷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