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合试管鳞茎的培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1009.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8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方少忠;张洁;陈诗林;蔡宣梅;郭文杰;杨成龙;郑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鳞茎 春化 百合 根系 移栽 培植 生物学特点 百合鳞茎 分层方式 根系生长 营养吸收 成熟度 抽苔 基质 日照 死亡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试管鳞茎的培植方法,其包括了第一阶段的试管鳞茎温光互作春化及第二阶段试管鳞茎的移栽种植。在第一阶段中,本发明采用了独特的低温及长日照互作春化方法,以提高试管鳞茎的成熟度,促进春化的完成,解决了目前试管鳞茎因春化不完全而后期易出现抽苔率低的问题;在第二阶段中,本发明结合百合双层根系的生物学特点,采用特定的基质分层方式,以促进试管鳞茎的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解决现有试管鳞茎根系弱、易死亡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是针对目前试管鳞茎春化移栽中出现的难点提供的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其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可获得大量优质的百合鳞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合试管鳞茎的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
试管鳞茎是百合种球的繁殖手段之一,可以起到脱毒、扩繁和保种的作用。目前,百合试管鳞茎主要用于母种保存,而作为籽球大规模生产较少,因而对于后期的试管鳞茎春化、移栽等研究尚浅,主要集中在组织诱导、膨大以及外源激素和化学处理对试管苗移栽生根的影响,在其破除休眠完成春化过程也主要是针对低温或结合药剂处理。
百合试管鳞茎暗培养有利于鳞茎的膨大,达到一定规格冷藏春化后即可进行移栽,但常规暗培养条件下,试管鳞茎水分含量过高,淀粉等干物质能量贮藏较少,成熟度低,冷藏后虽可打破休眠,但后期常出现只抽鳞片叶而不抽苔的现象,而抽苔是获得优质百合鳞茎的前提。此外,试管苗移栽普遍存在根系弱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独特的低温及长日照互作春化方法,在打破休眠的同时促进了试管鳞茎干物质能量的积累,提高成熟度,促进春化的完成;同时,通过结合百合双层根系的生物学特点采用特定的基质分层方式,促进试管鳞茎移栽后的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解决了试管鳞茎移栽的问题。因此,百合试管鳞茎温光互作春化及移栽种植方法对完成试管到田间,小规模到产业化,获得优质百合鳞茎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合试管鳞茎的培植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百合春化完成,提高百合试管鳞茎的抽苔率,并解决试管鳞茎移栽根系弱、易死亡的问题,以有效获得优质的百合鳞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百合试管鳞茎的培植方法,其包括百合试管鳞茎的温光互作春化,及百合试管鳞茎的移栽种植这两个阶段。
其中,所述试管鳞茎是以百合鳞片为外植体,将其经组织培养诱导出的初生小鳞茎再经暗培养膨大3-5个月,得到鲜重≥1.5g的无污染健康瓶苗。
所述温光互作春化处理是将试管鳞茎于2℃冷库中黑暗培养90-120天,使其打破休眠后,再置于25℃常温环境中进行长日照培养60-70天,以完成试管鳞茎后熟和春化;所述长日照的光照强度为2000lux,光照时间为14-17小时/天。
瓶苗长期暗培养,试管鳞茎通体白色,水分含量很高,将其转置光照培养室,25℃常温进行长日照培养,可促使瓶苗转绿且抽生出子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小鳞茎逐渐后熟,鳞片质地变硬,水份比减少,干物质比提高,试管鳞茎后熟和春化完成。
所述移栽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春化处理后的试管鳞茎从瓶内取出,用清水洗净包裹在鳞茎根部的琼脂;
2)将清洗好的鳞茎采用箱式分层栽培,即按根朝下、鳞茎尖端朝上的方式,将鳞茎正向埋入营养层基质中,使鳞茎不露出营养层基质,再在其上覆盖保水层基质;
3)移栽完成后整平基质,浇一次透水,使基质下沉与小鳞茎更好结合;3-5天补水一次,至鳞茎抽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