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1083.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端方勇;郭全俊;翟端正;任岗;陈亮;孙辰;葛胜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缺水 保护装置 蒸汽 发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扩散装置和机体外壳,所述扩散装置安装在所述机体外壳的顶部,所述机体外壳内的上部设有储水箱,下部设有电压调节器、控制器和加热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缺水保护装置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棒,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喷嘴,所述扩散装置的底部设有鼓风机和喷嘴通过孔,所述喷嘴的上端通过所述喷嘴通过孔伸入所述扩散装置内;所述电加热棒与所述电压调节器电连接,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电压调节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快速产生热蒸汽,且能够有效防止缺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特别是一种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属于汽车实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的除雾除霜性能是作为汽车主动安全性标准之一强制执行的,这意味着如果车辆无法通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除雾除霜系统性能检测,那么该车辆将无法在当地上市,为了检验车辆的除雾除霜性能,必须用到蒸汽发生器。
根据GB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中对蒸汽发生器的要求,其盛水量不得少于2.25L。目前国内用于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性能、模拟汽车内部人员呼吸量的产雾装置,内部都是采用单一大容积水箱,只有当加热装置将所有的水加热至沸腾状态,才会有蒸气产生,这种蒸汽发生器既耗时也耗电。
此外,市场上大部分雾气发生器均以超声波雾气发生器为主,虽然这种雾气发生器出雾速度块,但其产生的是冷雾,且雾气液滴大小与人呼气气体中液滴大小不同,其出雾口为集束性,不利于模拟不同座位上乘客呼吸出气体的扩散情况。因此不适合作为该试验用雾气发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快速产生热蒸汽,且能够有效防止缺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扩散装置和机体外壳,所述扩散装置安装在所述机体外壳的顶部,所述机体外壳内的上部设有储水箱,下部设有电压调节器、控制器和加热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缺水保护装置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加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棒,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喷嘴,所述扩散装置的底部设有鼓风机和喷嘴通过孔,所述喷嘴的上端通过所述喷嘴通过孔伸入所述扩散装置内;所述电加热棒与所述电压调节器电连接,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电压调节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中,优选地,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储水杯、顶杆和单向止水阀,所述储水杯位于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储水杯的底部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加热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顶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储水杯内,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复用水口,所述单向止水阀与所述复用水口螺纹连接,当所述储水箱装入所述机体外壳内后,所述顶杆的顶部与所述单向止水阀抵接。
前述的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中,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为“回”字形密封容器,其底面不低于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面,所述扩散装置位于所述储水箱的中心位置。
前述的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中,优选地,所述扩散装置包括扩散室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外壳内,所述扩散室底部嵌于所述底座上,顶部贯穿于所述机体外壳的顶板;所述喷嘴通过孔位于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鼓风机为2个,分别为第一鼓风机和第二鼓风机,二者均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相对于所述喷嘴通过孔对称布置。
前述的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中,优选地,所述扩散室的上部为圆台状结构,下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圆台状结构的锥面上均布有6个蒸汽出气孔。
前述的具有缺水保护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中,优选地,所述加热水箱的顶部具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具有密封圈,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密封盖的中心位置,所述密封盖上还具有加热棒安装孔,所述电加热棒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加热棒安装孔内,下端位于所述加热水箱内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Y型大电流试验装置
- 下一篇:电动葫芦能效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