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幕墙清洁机器人的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2179.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意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38 | 分类号: | A47L11/38;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幕墙 清洁 机器人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幕墙清洁机器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幕墙的清洗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繁重、危险、耗资的事情,目前,对高层建筑的清洗工作主要还是由人工完成的,清洗工人搭乘吊篮或腰系绳索进行高空擦洗,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事故,而且人工作业效率低,清洗费用昂贵。由此,近十几年人们研究和开发了清洗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作业,清洗机器人的出现极大降低了高层建筑的清洗成本,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提高了清洗效率。然而由于技术起步较晚,现有清洗机器人还未发展成熟,其工作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缺点明显,导致清洗机器人发展非常缓慢。
而幕墙清洁机器人在清洁幕墙时,是通过自身装载的蓄电池提供电源来工作的,换句话说,电源的保障对机器人工作的连续性起到决定性影响,因此,保障对清洁机器人的供电对机器人的使用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出了在蓄电池上进行改善,另外一方面,还需考虑如何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的方案,解决清洁机器人对充电站的定位,实现机器人自动到达充电站;实现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自动执行充电操作;实现蓄电池充电接线柱与充电插头的自动对准;实现对充电接线柱的防水处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幕墙清洁机器人的充电装置,包括电池、连接电池的充电机构、电量读取单元、控制中心和动力单元,电量读取单元连接于所述电池,用于实时读取所述电池的电量,控制中心连接电量读取单元和动力单元,用于根据电量读取单元读取的电池电量为预定阈值时,控制动力单元带动所述充电装置运动到充电站,进而通过充电机构给电池充电。所述预定阈值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设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设定的范畴。
采用上述方案,实现自动检测电量不足情况,且在电量不足时,自动执行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感应单元一,连接于控制中心,用于感应充电站位置;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感应单元一感应到的充电站位置,控制动力单元带动充电装置运动到所述充电站位置。
上述方案优选为:充电站发射定位信号,感应单元一实时感应或由电量读取单元读取到电量不足时,由控制中心出发感应-充电站的定位信号,再反馈给控制中心。
采用上述方案,可解决自动定位充电站位置问题,从而实现自动到达充电站。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感应单元二,连接于控制中心,用于感应所述充电机构的朝向;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所述感应单元二感应到的充电机构的朝向,控制动力单元的朝向,以使所述充电机构的朝向与和其适配的充电插头的朝向在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可解决充电机构自动对准充电插头的问题,继而实现自动对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凹槽和设置于凹槽内的接线柱,所述凹槽开口方向朝充电装置重力方向,所述接线柱连接电池充电端。
因该装置使用场景为幕墙清洁机器人,会接触水或其它液体,采用上述方案,可避免接线柱接触到凹槽外部的液体,从而避免了接线柱之间的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边界四周;所述接线柱长度在所述凹槽深度之内。
采用上述方案,液体被阻挡与环形凸起之外,从而避免了液体接触到接线柱,进一步避免了接线柱之间的段落。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模块、轨道铺设模块和轨道;所述轨道铺设模块连接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命令,在玻璃幕墙上铺设或回收轨道,所述动力模块用于带动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铺设的轨道上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铺设循环铺设轨道,实现充电装置在幕墙上的移动。该方案无需预先在幕墙上安装轨道,简化了装置结构,提高了装置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铺设模块包括:轨道铺设机构和轨道固定机构,所述轨道铺设机构连接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命令,在玻璃幕墙上铺设或回收轨道;所述轨道固定机构连接轨道铺设机构和控制中心,用于在轨道铺设机构铺设好轨道后,接收控制中心命令,将所述轨道固定在玻璃幕墙上,或将已固定在玻璃幕墙上的轨道释放,使轨道脱离玻璃幕墙。
采用上述方案,将轨道铺设与固定相分离,方便了器件的更换,即在单一器件受损的情况下,仅需更换或修复单一器件即可,无需对整个单元进行修复或更换,节省了材料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意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意町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2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