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化成胶体电解液及其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3240.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5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华;方亮;邵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8 | 分类号: | H01M10/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成 胶体 电解液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领域,尤其涉及内化成PVC-SIO2胶体蓄电池的电解液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AGM隔板胶体电池,PVC-SIO2隔板胶体电池称为全胶体电池(以下简称为胶体电池),胶体电池内化成生产存在两个技术难点:
一是,电解液粘度高,灌胶困难。胶体电解液中二氧化硅含量高,电解液粘度极高,电解液灌入电池与碱性生极板激烈反应,电解液升温造成凝胶变稠,难以渗透到极板深处,严重影响胶体电池的容量、寿命及其他性能;
二是,电池在灌胶和化成过程中温度高、散热慢、降温难。灌胶过程产生大量中和热,化成过程不断产生电阻热,胶体电解液散热慢的特性极易造成电池高温鼓胀,更关键的是在高温下极板添加剂分解和损耗,严重影响胶体电池的容量、寿命及其他性能。
目前,大部分厂家的胶体电池还是采用外化工艺生产,部分制造商采用一次灌酸、二次灌胶内化成技术,具体步骤大致为:生极板组装电池→注入稀硫酸→电池化成充电→化成结束后放电至0V→将电池内硫酸全部倒出→注入胶体电解液→给电池充足电。采用这种技术确实完全克服了胶体电池灌胶困难,加胶和化成温度高等问题,但这种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
1、操作繁琐:两次注液、两次接线充电、两次拆线、电池倒酸等操作,生产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
2、倒出的硫酸处理麻烦:化成倒出大量硫酸,回收利用杂质含量高,不回收利用浪费严重,并且属于含铅危废,处理成本高;
3、硫酸虽然倒出,但是正负极板孔隙仍被硫酸占据,二次灌胶虽然不会发热凝胶,但也难以进入正负极板孔隙,对胶体电池寿命有较大影响;
4、其他缺陷,如:倒酸过程容易造成电池端子腐蚀、工作环境酸雾大、需要投入自动倒酸设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胶体电池内化成生产灌胶困难,灌胶和化成温度高、散热慢、降温难,以及目前胶体电池内化成技术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化成胶体电解液,以及该胶体蓄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化成胶体电解液,电解液的各有效化学成份占总重量的百份比:
硫酸29.4%~36.6%;
二氧化硅3.5%~4.8%;
硫酸钾0.05%~0.50%;
硫酸钠0.8%~1.8%;
导热材料1.0%~6.0%;
聚丙烯酰胺0.001%~0.020%;
钼酸钠0.005%~0.200%;
水50.080%~65.244%。
所述二氧化硅为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所述导热材料为纳米级氮化硅粉体,所述水为电导率≤2μs/cm的纯水。
一种配制所述内化成胶体电解液的方法:
步骤1、预先制备硅酸钠水溶液、二氧化硅悬浮液、硫酸溶液、聚丙烯酰胺溶液;
步骤2、向制备胶体电解液的反应釜中加入纯水;
步骤3、向反应釜内加入硅溶胶水溶液;
步骤4、向反应釜内加入硫酸溶液;
步骤5、向反应釜内加入导热材料;
步骤6、向反应釜内加入气相二氧化硅悬浮液;
步骤7、向反应釜内加入聚丙烯酰胺溶液;
步骤8、静置陈化。
所述步骤2中开启搅拌器采用低速搅拌;所述步骤3中采用低速搅拌,并持续搅拌5min以上;所述步骤4中采用高速搅拌,并持续搅拌10min以上;所述步骤5中采用高速搅拌,缓慢加入1%~6%的导热材料,并持续搅拌10min以上;所述步骤6中采用高速搅拌,并持续搅拌20min以上;所述步骤7中采用高速搅拌,并持续搅拌20min以上;所述步骤8中静置陈化时间24小时以上。
制备硅酸钠水溶液的方法:在分析纯级氢氧化钠中加入纯水溶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粉,采用低速或中速搅拌20~35分钟,得到硅酸钠水溶液;硅酸钠水溶液物质重量比,按纯水、氢氧化钠、气相二氧化硅为100:11~26:12~29。
制备气相二氧化硅悬浮液的方法:在纯水溶液中加入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采用高速搅拌持续至悬浮液形成;二氧化硅悬浮液物质重量比,按纯水、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为100:8~16。
制备胶体电池专用硫酸溶液方法:
60%硫酸溶液配制:按浓硫酸、纯水重量比为100:63.3,在纯水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并低速搅拌降温至常温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3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