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菜加工废水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及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4765.1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孟文蓉;车子路;车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紫金海藻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9/14;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菜 加工 废水 循环 综合利用 系统 技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菜加工废水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及技术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废水处理技术,也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紫菜是红毛菜科紫菜属海洋藻类的统称,包括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圆紫菜、边紫菜等众多品种,目前被广泛养殖的品种是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
紫菜营养丰富,根据生长时间段的不同,每100g干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在35-50%,多糖的含量25%左右,油脂含量3%左右,紫菜中的油脂成分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值得提起的是,紫菜中还含有任何陆地植物中都不含有的一种特殊氨基酸---牛磺酸,在紫菜中牛磺酸的含量为1%左右,这个含量甚至高于很多海洋动物。
目前我国有紫菜加工机组1000余台套,主要分布于江苏、福建、浙江、山东沿海。
紫菜加工季节集中在12月份到翌年的4月份。
加工季节中紫菜加工机往往是24小时连续运转,紫菜加工需要大量的水,加工用水使用城市自来水,要符合饮用水标准。每台加工机每天(24小时)大约用水100-120立方米,据此计算,全国每年紫菜加工用水量为7200-8640万立方米。
目前所有紫菜加工企业产生的紫菜加工废水都是直接排放。紫菜加工废水主要由紫菜碎片、可溶性蛋白质等有机物和泥沙组成。紫菜加工时间集中在冬春季节,排放的废水当时不会显现出污染环境的危害,随着气温的升高,废水中的有机物开始发酵,颜色逐渐变红,直到变黑,散发出恶臭,增加了环境负担。
申请公布号为CN 102948830 A,申请公布日2013年03月06日,名称为“一种对紫菜加工用水进行循环利用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涉及到紫菜加工废水的处理利用,其内容主要是以紫菜加工废水为原料生产饮料,该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是“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法律状态生效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公布号为CN 105601732 A,申请公布日2016年05月25日,名称为“从紫菜加工废水中分离藻胆蛋白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从紫菜加工废水中分离藻胆蛋白,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权利请求书中,详细说明了如何从紫菜废水中去除杂质获得藻胆蛋白,而并未对分离出藻胆蛋白的废水作进一步处理或加以利用,也未对去除的杂质作进一步的处理或加以利用,其内容实质仅仅是为了获得藻胆蛋白,并非是为了处理紫菜加工废水。
本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完整的、毫无疑义的技术方法,将其运用于紫菜加工废水处理领域,能使处理过的废水循环再利用于紫菜生产过程中,并对废水中的紫菜碎片、可溶性蛋白质等有机物和泥沙进行处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紫菜加工过程中废水直接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完整的、毫无疑义的技术方法,使用该技术方法能够使紫菜加工废水循环再利用,降低紫菜加工水资源消耗,去除的杂质还能进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减少了环境污染,拉长紫菜加工产业链,更有利于紫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紫菜产业的集群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废水收集槽,废水收集槽是砖石混凝土结构,也可以是钢板结构,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结构。废水收集槽是单体槽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单体槽构成的互相联通的联体槽。废水收集槽建在紫菜加工机所在厂房的排水口处,无需对紫菜机加工机和厂房进行任何形式的改造。
废水输送泵,废水输送泵选用耐腐蚀泵,可以将含有紫菜碎片、泥沙等杂质的紫菜加工废水输送到下道工序。
废水分离器,有溢流口、排污口,可以初步将紫菜加工废水中泥沙等杂质和紫菜碎片进行分离,泥沙等杂质经排污口排出,收集后用于种植蔬菜,含有紫菜碎片的废水进入下道工序。
废水压滤机,对上道工序送来的含有紫菜碎片的废水进行脱水处理,使紫菜碎片等固体性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形成滤饼,分离出来的滤饼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以直接堆肥、可以作为饲料、可以进行深加工作为提取牛磺酸、多糖、蛋白质、紫菜油的原料。
沉淀分离器,上道工序分离出来的废水,进入沉淀分离器,沉淀分离器设有低速搅拌装置,加入絮凝剂后可以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沉淀分离出来,絮凝剂可以选择无机物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生物絮凝剂等,经过此工序后的废水,可以被称作“中水”。
脱色工序,可以脱除中水里含有的色素,使中水清澈透明,脱色剂采用活性炭类脱色剂。
膜过滤系统,由各种膜通量的陶瓷膜、高分子复合膜组成,可以滤除中水里的绝大部分杂质。
灭菌工序,由臭氧灭菌和紫外线灭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紫金海藻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连云港紫金海藻产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4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