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小直径旋流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6109.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航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B04C5/0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刘榜美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旋流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超小直径旋流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90~95%的氧化锆粉末、2~4%的氧化钕粉末、2~3%的氧化铝粉末和1~3%的铝酸酯偶联剂;
步骤二:将称取的原料投入湿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混料,球磨时间为4 ~8小时;
步骤三:球磨后的混合料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温度设定在200~400℃,6-8小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测量含水率,待含水率小于0.5%,关闭干燥箱,待混合料在干燥箱中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步骤四:将干燥后结块的混合料打散,置入干式球磨机中球磨,球磨时间为2~6小时,得到混合均匀的混料粉末;
步骤五:将混合均匀的混料粉末分别置于超小直径旋流器的旋流体模具和端盖模具中,采用干压成型的加工工艺,在压力为100~500吨的条件下,保压30-50s,脱模后得到旋流体的坯体和端盖的坯体;
步骤六:分别将旋流体坯体和端盖坯体在常温下放入窑炉中烧制,匀速升温,待温度升至1200~1600℃,保持炉温加热6-20小时后,开始降温,待炉温降至常温后取出旋流体和端盖,即得到超小直径旋流器的旋流体和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氧化钕和氧化铝的d50为300~800nm。
3.采用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制作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旋流体(2)和装置在旋流体(2)顶部的端盖(1);所述旋流体(2)顶部开设有顶口(21),底部开设有底流口(22),所述顶口(21)直径大于底流口(22)的直径,旋流体的内腔(23)由圆柱状的上腔(231)和圆锥状的下腔(232)组成,所述下腔(232)的大端面与上腔(231)连接,二者直径相等,所述下腔(232)的小端面与底流口(22)等径;所述旋流体(2)上部开设有径向的进料口(24);所述端盖(1)轴向上设置有溢流口(11),所述溢流口(11)为圆锥状通孔,溢流口(11)与旋流体内腔(23)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232)的大端面直径为4.9~9.9mm;所述进料口(24)设置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稳流道,稳流道的长度为10.5~12.5mm,横截面的长与宽的比值为2.5~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上体(12)、盖檐(14)和下体(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13)由顶口(21)插入内腔(23)中,所述下体(13)底部边沿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料口(24)底部边沿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与旋流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1)的锥度为1º~9º,其上口(111)直径为4mm~7mm,下口(112)直径为1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232)的锥度为1º~3º,所述底流口(22)直径为0.5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11)的高度与其下口直径的比的关系为6.7:1~20: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小直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232)的高度与其大端面直径的比的关系为10:1~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航,未经李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1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 下一篇:掺杂纳米粉体助熔剂的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