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和用于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7580.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F.希尔勒;A.马穆德;Y.吕埃;E.贝西诺巴斯克斯;J.魏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德累斯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36;H01L27/02;H01L21/84;H01L23/5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申屠伟进;杜荔南 |
地址: | 德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用于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器件(100、400),包括:
晶体管布置;以及
耦合在所述晶体管布置的栅极电极结构(142)和所述晶体管布置的源极电极结构(140)之间的二极管结构(130),其中,绝缘层(104)垂直地在所述半导体器件的所述二极管结构(130)和半导体衬底(102)的正侧表面之间定位,其中,所述二极管结构(130)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pn结(138),
其中,衬底pn结(115)在屏蔽掺杂区域(110)和边缘掺杂部分(120)之间从所述半导体衬底(102)的所述正侧表面延伸到所述半导体衬底(102)中,所述边缘掺杂部分(120)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2)内与所述屏蔽掺杂区域(110)相邻定位,
其中,所述衬底pn结(115)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2)的正侧表面处横向地在所述二极管pn结(138)和所述二极管结构(130)与所述源极电极结构(140)的源极接触区域(134)之间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屏蔽掺杂区域(110)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2)的正侧表面处至少从所述衬底pn结(115)横向延伸到所述二极管结构(130)的源极接触区域(1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二极管结构(130)包括横向地在所述二极管结构(130)的二极管pn结(138)和源极接触区域(134)之间定位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二极管掺杂区域,并且包括横向地在所述二极管pn结(138)和所述二极管结构(130)与所述栅极电极结构(142)的栅极接触区域(136)之间定位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二极管掺杂区域。
4.根据在先权利要求1-2中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屏蔽掺杂区域(110)包括垂直地在所述边缘掺杂部分(120)下方定位的掩埋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2)的正侧表面和所述屏蔽掺杂区域(110)的掩埋部分之间的所述边缘掺杂部分(120)的最大垂直延伸小于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屏蔽掺杂区域(110)的所述掩埋部分至少包括具有在所述晶体管布置的阻断模式下向所述晶体管布置施加最大工作电压期间可耗尽的掺杂的一部分。
7.根据在先权利要求1-2中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衬底(102)的公共掺杂区域包括所述边缘掺杂部分(120)和所述晶体管布置的漂移区域。
8.根据在先权利要求1-2中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屏蔽掺杂区域(110)包括不可耗尽的掺杂部分,其中,所述不可耗尽的掺杂部分包括在所述晶体管布置的阻断模式期间不可被施加到所述晶体管布置的电压耗尽的掺杂,其中,所述不可耗尽的掺杂部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侧表面处从所述晶体管布置的单元区域横向延伸到距所述衬底pn结(115)小于500 nm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德累斯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德累斯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75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新能源车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施肥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