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油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7717.8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时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衍生产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基础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费一托合成技术是煤制油领域的核心技术,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技术储备需求的一项重要技术。作为一项战略储备技术,费一托合成技术最终要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费一托合成油加氢提质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提高费一托合成技术经济性的重要环节。国内费一托合成产物提质多采用生产中间馏分油的加氢技术,经济性较差。全球基础油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常规基础油居主导地位,但需求量减少;非常规基础油需求量增长,供不应求。从全球基础油的发展情况来看,Ⅲ类基础油的发展状况尤为令人关注。基础油的一项重要进展就是用费一托合成蜡来生产Ⅲ类基础油。费一托合成基础油由于基本无硫、无氮、无芳烃及几乎完全为异构烷烃的结构特点,表现出优异的氧化安定性和高的黏度指数,其颜色为水白色。同时,费一托合成基础油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但费一托合成蜡凝点高达7O~80℃,要生产倾点低于一30℃ 的优质润滑油基础油,降凝幅度达到100℃以上,这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对催化剂的开发及工艺技术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关由费一托合成蜡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加工技术的文献多见于一些专利中。采用费一托合成蜡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蜡产品在国内的应用研究尚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费一托合成技术的基础油技工方法,采用该方法生产可以生产黏度指数140以上的4号基础油、6号基础油、优质的2号基础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基础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费一托合成蜡加氢提质生产基础油技术工业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费一托合成蜡稳定加氢试验,生产出合格的异构降凝反应原料,第二步进行异构降凝试验生产优质基础油产品。
具体的说,费一托合成蜡首先通过稳定加氢进行脱氧、烯烃饱和反应,得到的加氢生成油满足异构降凝催化剂的进料要求;减压蒸馏润滑油馏分的物料进入异构降凝反应器,与异构降凝催化剂反应,使物流中的正构烃进行充分异构化;经过异构化的物料进入后精制反应器,进一步进行烯烃加氢饱和,最后经过分馏切割得到2号、6号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目标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段具体为将装填好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经过干燥、硫化、初活稳定后通入费一托合成蜡,进行稳定加氢工业试验。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阶段生产6号润滑油原料。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6号润滑油基础油的倾点小于一30℃ ,100 ℃ 运动黏度为6.220mmz/s,黏度指数为154,外观无色透明。
有益效果
费一托合成蜡改质生产的费一托合成基础油性质与PAO基本相近,可以生产APIⅢ类以上的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这些基础油黏度指数高、蒸发损失低,是调配高档润滑油的原料,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发动机用润滑油的需要。副产的喷气燃料无硫、无芳烃、冰点低,是清洁的喷气燃料添加组分,可以替代部分PAO使用。从经济性方面考虑,目前PAO的价格约为3万元/t,而常规Ⅲ类基础油市场价格为8 000~9 000元/t,由费一托合成基础油替代PAO,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基础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费一托合成蜡加氢提质生产基础油技术工业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费一托合成蜡稳定加氢试验,生产出合格的异构降凝反应原料,在所述第一阶段生产6号润滑油原料;
第二步进行异构降凝试验生产优质基础油产品。
费一托合成蜡首先通过稳定加氢进行脱氧、烯烃饱和反应,得到的加氢生成油满足异构降凝催化剂的进料要求;减压蒸馏润滑油馏分的物料进入异构降凝反应器,与异构降凝催化剂反应,使物流中的正构烃进行充分异构化;经过异构化的物料进入后精制反应器,进一步进行烯烃加氢饱和,最后经过分馏切割得到2号、6号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目标产品。
所述第一阶段具体为将装填好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经过干燥、硫化、初活稳定后通入费一托合成蜡,进行稳定加氢工业试验。
所述6号润滑油基础油的倾点小于一30℃ ,100 ℃ 运动黏度为6.220mmz/s,黏度指数为154,外观无色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7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