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就餐结算方法、智能点餐设备以及智能餐厅支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8884.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5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尹欢密;姚四海;吴军;王莺;方方;徐琤;王荣;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G06Q20/10;G06Q20/32;G06F3/01;G06F3/0481;G06F3/0488;G06Q50/12;A47B13/12;A47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就餐 结算 方法 智能 设备 以及 餐厅 支付 系统 | ||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就餐结算方法,应用于智能点餐设备,包括:通过搭载的人体感应硬件对就餐人员进行人体感应;如果感应到了就餐人员入座,通过搭载的显示屏输出点菜界面,并获取就餐人员在点菜界面选择的菜品信息;以及,如果感应到了就餐人员离座,将所述菜品信息的总价以及所述智能餐桌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支付服务端,以由所述支付服务端在与所述标识信息绑定的支付账户中完成对应于所述总价的扣款结算。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就餐结算方法、智能点餐设备以及智能餐厅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移动支付不但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线下商家的零售模式。最初,越来越多的线下餐饮商家,开始选择与一些移动支付平台进行合作,来打通用户的线下就餐与线上支付形成闭环,使得人们在线下就餐时,可以通过移动端的支付APP便捷的完成付款。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就餐结算方法,应用于智能点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搭载的人体感应硬件对就餐人员进行人体感应;
如果感应到了就餐人员入座,通过搭载的显示屏输出点菜界面,并获取就餐人员在点菜界面选择的菜品信息;以及,
如果感应到了就餐人员离座,将所述菜品信息的总价以及所述智能餐桌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支付服务端,以由所述支付服务端在与所述标识信息绑定的支付账户中完成对应于所述总价的扣款结算。
可选的,所述智能点餐设备上附着有基于所述智能点餐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的图形编码。
可选的,还包括:
通过搭载的摄像头采集就餐人员的面部图像;
将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以及所述智能餐桌的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服务端,以由所述支付服务端将与所述面部图像绑定的支付账户与所述智能餐桌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所述支付服务端推送的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通过所述显示屏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获取到的所述用户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识别就餐人员的空中手势;
确定识别出的空中手势是否匹配预设的交互手势;
如果识别出的空中手势匹配预设的交互手势,则触发执行与所述交互手势对应的交互操作。
可选的,所述通过搭载的人体感应硬件对就餐人员进行人体感应,包括:
通过搭载的人体感应硬件感应就餐人员与所述智能餐桌之间的距离;
如果所述距离小于等于阈值时,确定就餐人员入座;
如果所述距离大于阈值时,确定就餐人员离座。
可选的,还包括:
记录通过所述人体感应硬件感应到的入座的就餐人员的第一数量;以及,
获取通过部署于就餐环境中的摄像头识别出的入座的就餐人员的第二数量;
比较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并在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不一致时,基于所述第二数量对所述第一数量进行修正。
可选的,所述当感应到了就餐人员离座,将所述菜品信息的总价以及所述智能餐桌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支付服务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8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