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9014.9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24;E04B1/5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光 安装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阳光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阳光房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光伏阳光房不仅能够遮挡了阳光,减少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入,还能并网发电,具备节能、环保等特点。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式繁琐,对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搭建光伏阳光房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以及通过此种安装方法所搭建的光伏阳光房结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所述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所要搭建阳光房的尺寸,在搭建台面上竖直固定多根立柱,所述立柱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
步骤二:测量每根立柱的顶端距离所述搭建台面的竖直高度以及同排、同列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计算同排、同列相邻两个立柱顶端之间的竖直高度差,截去超出所要搭建阳光房高度的立柱部分;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同排相邻两根立柱的顶端之间架设横梁,所述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接触的位置处固定;
步骤四:在所述横梁上间隔地固定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双玻组件的框架框;
步骤五:将双玻组件安装在所述纵梁与横梁构成的框架框中,并将相邻的双玻组件之间的缝隙用胶水填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完成后,根据步骤二中所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在立柱和立柱顶端的横梁之间固定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完成后在相邻两根横梁之间架设辅梁,所述辅梁固定于各排框架框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和横梁均采用H型钢。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和辅梁均采用C型钢。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相互垂直。
一种光伏阳光房,包括竖直固定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同排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之间均架设有横梁,所述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在其与立柱接触的位置处固定,所述横梁上间隔地固定有纵梁,所述纵梁与横梁之间互成角度,从而形成若干用于安装房顶双玻组件的框架框,每个框架框上均铺设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双玻组件。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横梁之间架设辅梁,所述辅梁固定于各排框架框的下表面;立柱和立柱顶端的横梁之间固定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在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横梁上。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双玻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和横梁均为H型钢,所述纵梁和辅梁均为C型钢。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和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所述光伏阳光房的安装方法中用焊接代替传统中复杂的连接方式,能够节省安装时间并且能够节省经济成本;所述光伏阳光房的结构采用H型钢和C型钢的组合结构,使得所述光伏阳光房整体重量减轻,承载和抗弯能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搭建台面,2.立柱,3.横梁,4.纵梁,5.框架框,6.基柱,7.辅梁,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阳光房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所要搭建阳光房的尺寸,在搭建台面1上通过基柱6竖直固定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形成多排多列的方阵,所述立柱2排与排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2~10m,列与列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4~8m;其中可以通过水泥浇灌立柱2与搭建台面1接触的底端从而形成基柱6,所述基柱6包裹立柱2整体长度的十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如图1所示,需要在地面上搭建长s1为12m,宽s2为6m,高h为6m的阳光房的,在地面上垂直地设有三排两列六根立柱2,立柱2所述立柱2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为6m,列与列之间的间距6m;并通过水泥浇灌所述每根立柱2的底端形成基柱6来将所述立柱2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柱6包裹立柱2底端的长度为立柱2整体长度的八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多功能医疗方舱
- 下一篇:一种拼装泳池壁及可拆卸的无边际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