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排防臭地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0121.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接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接钦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42;E03F5/14;E03F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6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排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漏作为厨房、浴室和阳台上必备的连接下水管的主要排水部件,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地漏一般采用平板式过滤网,其排水性能不佳,杂物容易缠绕在过滤网上,过滤网孔容易堵塞,造成排水性能不佳,清理困难。
此外,因为地漏的下水管道与主下水管道是直通的,当出下水管道发生堵塞时,会出现反涌;而现有的地漏,由于密封性不高,容易产生反水和反味,且蛇虫鼠蚁经常从下水道侵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排防臭地漏,采用漩涡式出水结构,其排水效果好、不易堵塞,且密封性好,能有效防臭、防反涌和防四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排防臭地漏,包括:
过滤体:所述过滤体为中空结构;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两端开口的漏斗型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体下端部,所述排水管进水端安装有地漏芯,出水端安装有防臭器;
地漏芯:所述地漏芯设置在所述过滤体正下方;所述地漏芯包括地漏芯本体,所述地漏芯本体中部向内凹陷设置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底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地漏芯本体在所述排水部圆周上设置有两个圆弧型的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呈中心对称分布,与所述排水部相配合形成漩涡状导流的排水通道,引导排水水流形成涡流,产生虹吸效果,使杂物可以快速排出,其排水效率高、性能好,且不易堵塞;
防臭器:所述防臭器包括排水壳体,所述排水壳体通过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通道,所述排水壳体在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排水壳体外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配合的可转动外翻的密封板,在无水时密封板在重力作用下封合在出水口上,与下水道隔离,起防臭防虫作用;排水时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冲开密封板并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为中空的凸台状结构,其上表面设置出水孔,在排水量过大时也可以协助排水,使排水效率更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为月牙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口的底面为斜面,有利于密封板的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配重盒,所述配重盒内嵌入安装有配重块,使密封板可以快速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壳体下端部与所述密封板配合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组相互吸合的磁铁,提高了密封板与出水口在封合时的紧密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内缘形状相吻合的凸台,所述凸台外周套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板与出水口在封合时的紧密性,有效截断下水道的异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体包括与地基配合安装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止口,所述止口上盖设有过滤网片,能阻隔较大的杂物进入地漏内部,保证地漏正常排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壳体上端设置有用于辅助安装的提杆;不安装时提杆内置于排水壳体内,安装时提起方便工人对地漏进行组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壳体外周设置有铰接耳板,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穿入所述铰接耳板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排防臭地漏,采用两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凸起与排水部相配合形成的漩涡式排水的地漏芯设计,引导排水水流形成涡流,产生虹吸效果,使杂物可以快速排出,其排水效果好,且不易堵塞;采用可转动外翻的密封板封合出水口设计的防臭器,在无水时密封板在重力作用下封合在出水口上,与下水道隔离,起防臭防虫作用,排水时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冲开密封板并排出,能有效防臭、防反涌和防四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快排防臭地漏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地漏芯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防臭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地漏芯排水水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接钦,未经林接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0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