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树营养液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11081.4 申请日: 2017-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7500922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发明(设计)人: 何明太 申请(专利权)人: 芦山新三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代理人: 杜朗宇,苟铭
地址: 6256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猕猴 桃树 营养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营养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猕猴桃树营养液。

背景技术

猕猴桃是一种落叶多年生藤本果树,归属猕猴桃科的猕猴桃属,属于半阴生性植物,适应性强,忌强日照,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多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猕猴桃又被叫做杨桃、藤梨、毛梨桃。目前,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猕猴桃66树个种,其中在我国就存在猕猴桃树62个种,由此可见,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猕猴桃的栽培史起源于1200年前的陕西。根据有关资料查证,在两三千年前的《尔雅》、《诗经》里就已经存在关于猕猴桃的记载;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作中也有关于描述猕猴桃的诗句,即“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明代李时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到猕猴桃,即“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桃喜食,故有诸名。猕猴桃,虽然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是20世纪野生果树被人工驯化栽培的、且最有显著成效的四大果树树种之一。1904年,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并于1930年建成了第一个新西兰猕猴桃栽培果园,随后猕猴桃人工栽培迅猛扩大;20世纪70年代之后,猕猴桃商业化栽培技术在全球普及,至今统计可知,全世界猕猴桃栽培面积已经达到14.3万hm2,总产量已超过175万t。与此同时,在我国,猕猴桃已经被当作一种果树栽培,而在引种渠道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通过从新西兰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另一方面则依靠大力发展自己的良种选育工作。根据相关报道得知,1975年我国猕猴桃总产量已经达到250~400万公斤;20世纪90年代末,49.8万亩的优质猕猴桃园到已经建成。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猕猴桃的第一生产大国,猕猴桃产业早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国猕猴桃种植业发展迅速,也不乏高产优质典型,但总体来看生产水平还不够高,与新西兰、意大利等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单产较低,品质较差两个方面。在单产上,近年以有很大的提高,但在提高产量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又不注意采后处理,致使我国猕猴桃优质果较少,次级果较多,因而在果的大小、风味、农药残留量,以及外观品质上往往达不到销售标准,严重制约猕猴桃鲜果内销与出口。

人需要营养,植物也一样需要营养,营养液是采用环境生物生态共生技术和菌根共生原理经生物发酵、化学螯合、物理活化等工艺合成的一种新型营养液,使用营养液可以补充树体的营养,促进叶片加厚和光合作用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根系活力和树体营养。

肥料生产行业进入门槛太低,现有的果树营养液种中有一部分,拿一个微量元素肥料配方,便当作果树营养液来使用,有效性低,营养不全面,吸收水平也不高,在不掌握果树营养肥技术关键的情况下,果树营养液屡屡出现各种问题,现有果树营养液大多是普适的,针对性不强,尤其针对猕猴桃的树营养液极少,致使猕猴桃产业不能更好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研究一种猕猴桃树营养补充液,增加了猕猴树的培育质量和其果树猕猴桃的品质及产量。

发明内容

本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果树营养液有效性低,营养不全面,吸收水平也不高,针对性不强,生产的猕猴桃品质及产量不高。

本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猕猴桃树营养液,其特征在于,该营养液包括以下成份:氨基酸、酶、硫酸铵、硝酸钾、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镁、硼酸、硒。

大量矿质营养成份硫酸铵、硝酸钾、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镁、硼酸、硒是猕猴桃果实的核心组成成分和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与蛋白质、脂类、核酸、维生素等密切相关,对植物各种生理过程的关键步骤起调控作用;同时,它们对维持整个生态环境中养分资源稳定和平衡、增加农产品数量、提高品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改进人类各种营养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优选的,所述成份按重量份计为,硫酸铵20~26份、硝酸钾10~17份、硫酸锌11~16份、硫酸亚铁12~17份、硫酸锰9~12份、硫酸镁10~15份、硼酸8~13份、硒9~14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份按重量份计为,硫酸铵22份、硝酸钾13份、硫酸锌14份、硫酸亚铁15份、硫酸锰11份、硫酸镁13份、硼酸10份、硒12份。

优选的,所述成份酶选自,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成份酶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混合物。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成份酶按重量份计为8~20份。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混合物各成分质量比为1: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山新三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芦山新三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1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