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1238.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坤;张海东;薛栋林;张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郭德忠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反射 镜面形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采用干涉仪(1)以及CGH补偿器(3)对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路上还设有球面标准镜(2)以及照明透镜(4);
球面标准镜(2)放置在干涉仪(1)以及CGH补偿器(3)之间,干涉仪(1)发出的光束经球面标准镜(2)汇聚后入射到CGH补偿器(3)上;
球面标准镜(2)满足F#≤R#,其中F#=f/D,f是球面标准镜(2)的焦距,D是球面标准镜(2)的口径;R#=r/d,r是干涉仪(1)焦点到CGH补偿器(3)的距离,d是CGH补偿器(3)的口径;
照明透镜(4)放置在CGH补偿器(3)与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之间,透过CGH补偿器(3)的光束入射到照明透镜(4)上,经照明透镜(4)汇聚后入射至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
照明透镜(4)的玻璃折射率、透镜中心厚度、透镜前后两面的曲率半径,根据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口径、二次曲面常数和高次项系数以及各光学元件的物理间距获得;
干涉仪(1)发出的光束经球面标准镜(2)后成为汇聚的球面波前,由CGH补偿器(3)补偿后变为发散的非球面波前,经由照明透镜(4)汇聚后,成为和待检凸非球面反射镜(5)面形一致的非球面波前,由待检凸非球面反射镜(5)反射后原路返回至干涉仪(1)内与干涉仪标准镜的参考波前形成干涉条纹,通过干涉仪(1)内的干涉条纹数据分析得到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的面形信息,完成对凸非球面反射镜的面形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据待检凸非球面反射镜(5)的各项参数、照明透镜(4)的各项参数及各光学元件的物理间距将CGH补偿器(3)的补偿区划分为各个区域,包括补偿主区域A、干涉仪(1)和CGH补偿器(3)的对准区域B、CGH补偿器(3)和照明透镜(4)的对准区域C、提供照明透镜(4)基准的基准区域D和待检凸非球面反射镜基准的基准区域E,各个区域上设有对应标记,光束经各区域投射得到各自对应的标记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透镜(4)通过子孔径拼接检测法进行面形检测后进行误差校准;照明透镜(4)的曲率半径以及中心厚度以及CGH补偿器(3)的中心厚度以及平行度经过标定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线为十字叉线。
5.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搭建检测光路,并将干涉仪(1)、CGH补偿器(3)、照明透镜(4)和待检凸非球面反射镜(5)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调整机构上;
步骤2,调整检测光路,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2.1,将干涉仪(1)和CGH补偿器(3)对准:根据对准区域B形成的干涉条纹,通过调整干涉仪调整机构(6)和CGH补偿器调整机构(7)得到零条纹,从而实现干涉仪(1)和CGH补偿器(3)的对准;所述对准区域B形成的干涉条纹为经对准区域B反射后原路返回至干涉仪(1)内的波前与干涉仪标准镜的参考波前形成干涉条纹;
步骤2.2,将照明透镜(4)和CGH补偿器(3)对准:首先根据基准区域D投射在照明透镜(4)上的标记线初步调整照明透镜(4)的横向及垂轴位置,使得照明透镜(4)位于标记线位置;然后根据对准区域C形成的干涉条纹,通过调整照明透镜调整机构(8)得到零条纹,从而实现照明透镜(4)和CGH补偿器(3)的对准;所述对准区域C形成的干涉条纹为经对准区域C投射至照明透镜(4),经照明透镜(4)反射后原路返回至干涉仪(1)内的波前与干涉仪标准镜的参考波前形成干涉条纹;
步骤2.3,调整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使得检测系统处于零位检测状态:首先通过基准区域E投射在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上的标记线调整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的横向及垂轴位置,使得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位于标记线位置;然后根据补偿主区域A形成的干涉条纹,通过调整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调整机构(9)得到零条纹,至此检测装置的各光学元件调整完毕,得到零位检测光路;所述补偿主区域A形成的干涉条纹为经补偿主区域A投射至照明透镜(4),经照明透镜(4)透射后,入射到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经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5)反射后原路返回至干涉仪(1)内的波前与干涉仪标准镜的参考波前形成干涉条纹;
步骤3,利用零位检测光路,对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进行面形检测,通过干涉仪(1)内形成的干涉数据分析得到待测凸非球面反射镜的面形信息,完成对大口径凸非球面反射镜的面形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12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