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的避障方法、装置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2218.8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避障方法、装置及机器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机器人的结构信息、当前位姿信息及障碍物的障碍物信息;根据结构信息及当前位姿信息构建机器人三维模型,并根据障碍物信息构建障碍物三维模型;按照预设拆分规则,将机器人三维模型拆分为多个子模型;分别将多个子模型与障碍物三维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是否能够避开所述障碍物;如果是,控制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可见,采用将机器人三维模型拆分为多个子模型的方式,不需要计算障碍物的点云坐标,只需构建简单的障碍物三维模型,将多个子模型与障碍物三维模型进行比较,计算量小,大大提高机器人反应速度,用户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的避障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以包括扫地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些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与周围的障碍物发生碰撞,需要对障碍物进行避障。一般来说,机器人可以安装各类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利用这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精确计算3D空间中所有的障碍物的点云坐标,进而,根据机器人自身的位置和姿态,确定以当前姿态行进是否可以成功避障。
但是,由于3D空间中所有障碍物的点云坐标数量相当多,造成上述避障方式的计算量非常大,计算资源并不能满足需求,进而会导致机器人在避障过程中长时间无法做出决策,反应速度慢,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避障方法、装置及机器人,以减少机器人避障时的计算量,提高机器人反应速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避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机器人的结构信息、当前位姿信息及障碍物的障碍物信息;
根据所述结构信息及所述当前位姿信息构建机器人三维模型,并根据所述障碍物信息构建障碍物三维模型;
按照预设拆分规则,将所述机器人三维模型拆分为多个子模型;
分别将所述多个子模型与所述障碍物三维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是否能够避开所述障碍物;
如果是,控制所述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
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拆分规则,将所述机器人三维模型拆分为多个子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位姿信息,对所述机器人三维模型进行拆分,获得多个子模型。
可选的,所述分别将所述多个子模型与所述障碍物三维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是否能够避开所述障碍物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子模型的空间位置,确定多个避障平面;
分别确定每个子模型在对应的目标避障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其中,所述子模型对应的目标避障平面为:在预设方向上,与该子模型距离最近的避障平面;
确定所述障碍物三维模型在每个避障平面的投影区域;
确定每个避障平面上的子模型的投影区域与障碍物的投影区域,在所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是否重叠;
如果否,确定所述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能够避开所述障碍物。
可选的,所述分别将所述多个子模型与所述障碍物三维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机器人以当前姿态行进是否能够避开所述障碍物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2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