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脉冲振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2452.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杨毅;杨琳;朱志;李居瑞;张堂佳;林晓月;周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振荡器 | ||
1.负压脉冲振荡器,由上接头、锁紧帽、调整垫片A、叶轮、平键、叶轮芯轴、叶轮壳体、水帽、阀芯管、调整垫片B、上TC轴承动圈、上TC轴承动圈耐磨套、型密封圈、上TC轴承静圈、上TC轴承静圈耐磨套、半圆键、串轴承、轴承壳体、下TC轴承动圈、下TC轴承动圈耐磨套、下TC轴承静圈耐磨套、喷嘴外壳、喷嘴、下接头、堵头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叶轮壳体(7)、轴承壳体(18)、喷嘴外壳(22)和下接头(24)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叶轮(4)与叶轮芯轴(6)之间通过平键(5)和锁紧帽(2)连接,实现叶轮(4)定位;锁紧帽(2)通过螺纹与叶轮芯轴(6)连接;叶轮芯轴(6)、水帽(8)和阀芯管(9)依次通过螺纹连接;上TC轴承动圈(11)通过螺纹与阀芯管(9)连接;上TC轴承静圈(14)通过半圆键(16)与轴承壳体(18)配合,实现其周向定位;串轴承(17)位于上TC轴承静圈(14)与喷嘴外壳(22)之间,并通过轴承壳体(18)与喷嘴外壳(22)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串轴承(17)的定位;下TC轴承动圈(19)与阀芯管(9)之间采用螺纹配合;阀芯管(9)下端开有两个相互间隔180°的径向通孔,与之对应,喷嘴外壳(22)下端也开有径向通孔,通孔内装有喷嘴(23)和堵头(25),喷嘴(23)和堵头(25)通过螺纹与喷嘴外壳(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和叶轮芯轴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4)与叶轮芯轴(6)的连接方式包括平键连接、花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或者径向锁紧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TC轴承动圈、上TC轴承静圈和下TC轴承动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TC轴承动圈耐磨套(12)与上TC轴承动圈(11)通过烧结连接到一起;上TC轴承静圈耐磨套(15)与上TC轴承静圈(14)通过烧结连接到一起;下TC轴承动圈耐磨套(20)与下TC轴承动圈(19)通过烧结连接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外壳(22)上端内表面设置有下TC轴承静圈耐磨套(21),并通过烧结与喷嘴外壳(22)连接到一起;喷嘴外壳(22)下端的径向通孔成对设置,每对径向通孔相互间隔180°并处于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外壳下端的径向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用于和喷嘴(23)或堵头(25)配合;喷嘴外壳(22)下端的径向通孔数量包括1对、2对、3对或者4对,附图中以2对通孔为例,通孔的数量根据实际工况要求来确定;以4对通孔为例,当实际工况改变需要改变振动频率时,则可以将其中部分喷嘴(23)换成堵头(25),或者将其中部分堵头(25)换成喷嘴(23),更换的喷嘴(23)或堵头(25)必须是成对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管(9)下端的径向通孔在同一平面内,工具装配体完成之后,阀芯管(9)下端两个径向通孔与喷嘴外壳(22)下端的径向通孔处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当阀芯管(9)下端的径向通孔与喷嘴(23)连通时,部分钻井液从阀芯管(9)内部流到工具外部,管柱内部钻井液压力降低;当阀芯管(9)处于闭合状态时,阀芯管(9)内部钻井液与工具外部钻井液断开,同时管柱内部钻井液压力开始上升;如此反复形成管柱内部钻井液压力波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脉冲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管(9)下端面与下接头(24)保持一定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24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