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叶棘豆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2604.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永;邵伟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94;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叶棘豆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叶棘豆的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轮叶棘豆进行测定,包括:取待测药材、研细、过筛、加入甲醇超声、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至干后用无水乙醇溶解制备得到供试品溶液,另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轮叶棘豆对照药材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样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具有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结果准确等优点,符合准确、简便、灵敏、快速的原则,可以有效的检测轮叶棘豆这种中药材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测定方法,具体涉及轮叶棘豆这种中药材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轮叶棘豆为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又名莪大夏、打夏、达夏,生于海拔4500-5200m的山坡碎石地、山顶、山坡草地、河滩、湖盆地等,主要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具有止泻、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肠炎腹泻、创伤出血、疮疖肿痛,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但是轮叶棘豆所含化学成分复杂,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对轮叶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轮叶棘豆的化学成分研究,姚淑英等,《中国中药杂志》,第32卷第16期,第1660-1662页),但至今仍无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的相关标准,为此,申请人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薄层色谱分析对这种中药材进行鉴别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法对轮叶棘豆进行测定的方法,以此来实现对轮叶棘豆这种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控制。本申请所述的测定方法步骤简单、容易实施,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这种中药材的质量。
针对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叶棘豆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法对轮叶棘豆进行定性鉴别,具体包括:
取待测药材0.2-0.5g,研细,过80目筛,加20-50mL甲醇超声处理,过滤,滤液挥干甲醇后,用无水乙醇溶解,溶解后的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至干,用无水乙醇溶解至1-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药材0.2-0.5g,用与供试品溶液同样的制备方法制备轮叶棘豆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硫酸乙醇溶液,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样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进一步的,所述展开剂为石油醚-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混合溶液。
进一步的,取待测药材0.3g,研细,过80目筛,加30mL甲醇超声处理。
进一步的,萃取、浓缩至干后用无水乙醇溶解至1mL。
进一步的,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展开剂中石油醚-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7:10-20:8-15:5-9。
进一步的,所述展开剂中石油醚-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6:13-18:10-12:6-8。
进一步的,所述展开剂中石油醚-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15:11:8。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乙醇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12%。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2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