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浆型铜镍矿的勘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3709.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安;孙丰月;李世金;王金海;高永旺;孙非非;刘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1 | 代理人: | 周咏 |
地址: | 810029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浆 型铜镍矿 勘探 方法 | ||
1.岩浆型铜镍矿的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岩浆型铜镍矿成矿物质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成矿动力学机制、控矿因素等分析岩浆型铜镍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其成矿规律;在铜镍矿床的构造环境内,以岩体露头的孔雀石化、镍华氧化矿、镍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黄铁矿化为找矿标志,以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为直接找矿对象,根据成矿规律,指出找矿预测区范围;
B、在步骤A的预测区范围内,以观测岩体上部的地球化学晕为目的,对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圈出Cu、Ni异常区;
C、针对步骤B圈出来的Cu、Ni异常区进行1:1万土壤测量;通过1:1万专项填图,填出铜镍矿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构造等;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磁异常带;通过1:1万激电测量,圈定激电异常带;通过1:1万重力测量,圈定重力异常区;通过1:1万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了解含矿辉长岩体的空间赋存状态;通过1:1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含矿辉长岩体的空间赋存状态;
D、对步骤C发现的异常和矿化线索,进行探槽揭露;或者对步骤C发现的异常先通过1:2千地质、高精度磁测激电、岩石综合剖面测量,然后再进行探槽工程揭露;
E、圈定矿体、矿化体和基性超基性岩体;
F、利用钻探对圈定的矿体或矿化体进行验证;
G、确定矿体或矿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浆型铜镍矿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大地构造环境为断裂构造的是找矿的重要途径;铜镍矿床的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裂谷带、大火成岩省、绿岩带、造山带后碰撞伸展环境以及拉张型岛弧环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浆型铜镍矿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水系沉积物进行测量,包括以下步骤,通过1:5万水洗沉积物测量,圈定的Cu、Ni异常通过检查均发现Cu、Ni矿化;通过1:20万及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再圈定找矿远景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浆型铜镍矿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1:1万土壤测量,包括以下步骤:采样网度为100×40m,测线方向则基本垂直于成矿地质体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在采样前,预先将室内布置好的每条线的始点确定为基点,根据在室内布好的采样点,在野外实地根据地形,地物标志,用GPS定位仪确定出该点所在的具体位置,插上小红旗,并编写上相应的线、点号,然后以该点为准,根据测线的方向,利用GPS导航系统逐步确定出其它样点位置,并插上小红旗,编写上相应的编号;采样时,按各组预先布置好的野外采样手图用同样的方法逐步确定出相应测线上的每个采样点位置,进行采样,并每隔5个采样点,用红添编写上相应的线点号做为标志;品由3-5处点采样组合成一件样品,样品经加工、分析、检出,后期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圈定异常,对异常进行解释推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浆型铜镍矿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1:1万地质填图,包括以下步骤: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观察点线密度线距100-150m,点距100-200m;第四系及大面积岩体出露地区放稀到200×200m,在一些构造带、岩性变化部位及矿化、蚀变发育地段加密至100×100-50m;地质点由GPS定位,定位误差小于10m,图上定点误差<2mm,转点误差<0.5mm;基本网度与主干剖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填图;观察路线布置原则上应垂直于主要岩层走向,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构造、含矿层、矿化蚀变带、标志层及其它找矿标志等必须沿走向追索,地质点要求40-50个/km2,加强地表基性岩-超基性岩铜镍矿的找矿力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浆型铜镍矿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包括以下步骤:采用100×20m规则网,先根据工作布置图计算出每条测线所有测点的理论坐标,利用手持GPS的定位、导航功能,根据各测点理论坐标实施定位;然后对起始点、终端、每隔100m用木桩标记并注明点线号,各测试点做了点线号、坐标、高程和磁测数据的仪器存储;后期对磁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圈定Cu、Ni磁异常,并结合地质特征进行解释推断,圈定磁异常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未经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37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