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5547.8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方永炜;梁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97/02;C08K5/00;C08K5/20;C08K5/29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粉 再生 氯乙烯 改性 酰胺 制备 粒子表面 力学性能 异氰酸酯 抗氧剂 相容性 重量份 粘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ABS组合物,其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再生ABS 100份、癸酰胺1‑2份、秸秆粉25‑55份、异氰酸酯2‑3份、抗氧剂0.3‑0.8份。本发明通过癸酰胺将秸秆粉粘附在再生氯乙烯粒子表面,提高秸秆粉与再生氯乙烯相容性,使它们混合均匀,使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改性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ABS(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简称ABS)在近半个世纪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其良好其抗冲击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优秀的光泽度和电气性能,已在电子电气、汽车行业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使用。
秸秆粉改性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回收后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还可以降低成本。改性塑料行业应用秸秆粉,是一种变废为宝的举措,可以给农民增收。
然而,通过热压成型,会存在如下问题:1、秸秆粉与再生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相容性差,最终产品力学性能差;2、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与秸秆粉由于堆积密度差异较大,很难混合均匀;3、秸秆粉在混合时,由于混料机混合时剪切力较强,秸秆粉易被烧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 ABS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ABS组合物,其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
再生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0份
癸酰胺1-2份
秸秆粉25-55份
异氰酸酯2-3份
抗氧剂0.3-0.8份。
进一步方案,所述秸秆粉的粒径为80-100目。
所述再生聚丙烯的含水率<4%、秸秆粉的含水率<2%。
所述的抗氧剂选自三(2.2-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秸秆粉改性再生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称取100份再生ABS、癸酰胺1-2份,加入混料机中,以600-800转 /min混合2-5分钟;
(2)称取秸秆粉22-55份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料机中,以300-400转/min 混合2-5分钟;
(3)再加入异氰酸酯2-3份,抗氧剂0.3-0.8份,继续混合1-2min;
(4)将经步骤(3)的混合物置于模具中预压、热压成型得秸秆粉改性再生聚丙烯组合物。
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4)中预压的压力为2-3mpa、时间为10-30s;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60-200℃、压力20-100mpa、时间5-10分钟。
本发明中癸酰胺能够起到润滑、粘结的作用。
本发明所用的秸秆粉粒径为80-100目,此粒径的秸秆粉改性再生ABS能使其性能优良;粒径太大或太小,会因易团聚或其他原因导致组合物性能较差。
本发明所用的再生ABS含水率<4%,其含水率高,在挤出过程中容易造成聚丙烯降解、聚丙烯组合物在拉条过程中容易出现断条现象。
本发明中的异氰酸酯起到增加再生ABS与秸秆粉相容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5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