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排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5639.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洋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3/00;F01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接座 排气管 限制座 承接管 套接 连接管 消音器 无人驾驶汽车 安装板 排出管 变窄 拆卸 车内 堵塞 维护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排气管,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承接座,该第一承接座的内部套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两端均分别套接有第一限制座和第二限制座,该第一限制座套接于第一承接座的表面,所述承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承接座与消音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承接座、第一限制座、消音器、第二承接座、第二限制座、第三承接座和第三限制座,达到了方便对排气管的连接管、承接管、消音器和排出管之间进行拆卸和安装,进而方便了对排气管进行维护清理,避免了排气管进行维护时造成排气管管道变窄货堵塞,使用时有害物质进入车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排气管。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
现阶段无人驾驶汽车上的排气管之间依然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焊接处会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出现锈钝,造成排气管之间出现缝隙影响使用,排气管长时间使用后管内会积累一些杂物,一般再对车进行保养时会对排气管进行一些维护,但对排气管进行维护时由于排气管焊接一体,就导致维护时非常不方便,清理时容易使得排气管的管道变窄,进而使用时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车内,影响到车内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排气管,具备方便拆卸和安装,进而方便了排气管的维护,增加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排气管进行维护时造成排气管管到变窄货堵塞,使用时有害物质进入车内的优点,解决了现阶段无人驾驶汽车上的排气管之间依然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焊接处会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出现锈钝,造成排气管之间出现缝隙影响使用,排气管长时间使用后管内会积累一些杂物,一般再对车进行保养时会对排气管进行一些维护,但对排气管进行维护时由于排气管焊接一体,就导致维护时非常不方便,清理时容易使得排气管的管道变窄,进而使用时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车内,影响到车内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排气管,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承接座,该第一承接座的内部套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两端均分别套接有第一限制座和第二限制座,该第一限制座套接于第一承接座的表面,所述承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承接座与消音器连接,该第二承接座位于消音器的一侧,消音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承接座,所述第二限制座套接于第二承接座的表面,所述第三承接座的内部套接有排出管,该排出管的一端贯穿消音器的另一侧,并延伸至消音器的内部,所述排出管的表面套接有第三限制座,该第三限制座套接于第三承接座的一端,所述消音器内腔的底端设置有收集槽,该收集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该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消音器的内腔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陶瓷载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通过长消音管连接,且长消音管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并位于消音器的内腔,所述第二挡板远离长消音管的一端设置有短消音管,所述消音器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该排水管贯穿消音器的底壁,并延伸至收集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座与承接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相适配通槽,且第一承接座与通槽的连接面分别设置有相啮合的螺纹,第一限制座与第一承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一连接槽,该第一连接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第一限制座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槽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承接管与消音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槽,该承接管与固定槽的连接面分别设置有相啮合的螺纹,第二限制座与第二承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与第二承接座的连接面分别设置有相啮合的螺纹,第三限制座与第三承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连接槽,第三连接槽与第三承接座的连接面分别设置有相啮合的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洋,未经李晓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5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平面法兰密封垫片
-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