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热点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6784.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7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20;H04W28/22;H04W76/15;H04W76/16;H04W88/04;H04B7/0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热点 共享 方法 移动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热点共享方法,对于包括两路WiFi天线和两个端口,且通过两路WiFi天线连接有两个无线热点的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无线热点共享指令时,获取两个端口的网络负载,并对两个端口的网络负载进行比较,将网络负载低的端口作为共享端口,然后基于网络负载低的端口共享无线热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WiFi热点开启无线热点共享功能,同时,还可将两个无线热点叠加之后进行共享,极大的增加了共享的带宽,为其它终端设备提供更多的可用带宽,提高网络访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热点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PAD(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些移动终端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与互联网通信实现网络访问。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演进,为提高移动终端的网络访问效率,移动终端从最初的支持单WiFi,到现在的支持双WiFi,极大的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可用带宽。
目前,移动终端可基于数据网络开启无线热点共享,但并不能基于WiFi热点开启无线热点共享,然而,在很多场景下,如无线热点的访问存在限制或用户数据网络流量不足,无线热点共享无法开启等,其它终端设备无法连接无线热点,需要基于已连接的无线热点开启无线热点共享,使得其它终端设备能够访问网络,因此,如何基于WiFi热点开启无线热点共享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热点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基于WiFi热点开启无线热点共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热点共享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WiFi模块配置有第一MAC地址、第一端口、第二MAC地址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MAC地址与所述第一端口绑定,所述第二MAC地址与所述第二端口绑定,所述WiFi模块包括第一WiFi天线和第二WiFi天线,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一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一WiFi天线与第一无线热点建立连接,所述WiFi模块基于所述第二MAC地址通过所述第二WiFi天线与第二无线热点建立连接,该无线热点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无线热点共享指令时,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一网络负载,以及获取第二端口的第二网络负载,并将所述第一网络负载与第二网络负载进行比较;
在所述第一网络负载高于第二网络负载时,基于所述第二端口共享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第二无线热点或叠加所述第一无线热点和所述第二无线热点之后的第三无线热点。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端口共享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第二无线热点或叠加所述第一无线热点和所述第二无线热点之后的第三无线热点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负载高于第二网络负载时,检测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的第一网络质量,以及检测所述第二无线热点的第二网络质量;
将所述第一网络质量与第二网络质量进行比较,并在所述第一网络质量高于第二网络质量时,基于所述第二端口共享所述第一无线热点。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的第一网络质量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和协商速率,并获取当前基于所述无线热点的数据收发成功率;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协商速率以及所述数据收发成功率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的网络质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所述协商速率以及所述数据收发成功率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热点的网络质量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6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