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7305.2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L71/00;C08K13/04;C08K7/00;C08K3/04;C08K5/136;C08K5/544;C09K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向丹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氟橡胶 预混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母炼胶50~100份,PFPE衍生物0.1-1.5份、长链全氟丙烯酸酯3-10份、脂肪醇0.1-1.5份以及硅烷偶联剂3-5份;
每一份母炼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双酚AF 1-3份、硫化促进剂BBP0.2-1份、多层石墨烯1-5份、氟橡胶生胶50-100份;
所述PFPE衍生物为全氟聚醚端基以18胺基封端的聚合物;
所述长链全氟丙烯酸酯为C16全氟丙烯酸酯或C18全氟丙烯酸酯;
所述脂肪醇为醇类混合物,包括15%的C18-OH、15%的C20-OH、70%的C22-OH;
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或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将1-3份双酚AF、0.2-1份硫化促进剂BPP、1-5份多层石墨烯混合熔融后,冷却得到块状固体;
B、将块状固体粉碎制得粒度为1-5μm的粉末后与50-100份的氟橡胶生胶使用密炼机充分混合,制得1份母炼胶;
C、选取50~100份母炼胶使用密闭式炼胶机进行塑炼;
D、向密闭式炼胶机内依次加入0.1-1.5份PFPE衍生物、3-10份长链全氟丙烯酸酯、0.1-1.5份脂肪醇、3-5份硅烷偶联剂,继续塑炼,得到胶料;
E、使用开放式炼胶机对胶料进行塑炼,薄通3次至充分混合后得到预混胶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石墨烯为层数在10层以内的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选自氟橡胶26或氟橡胶246,或者氟橡胶26和氟橡胶246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为在门尼粘度为15-170的氟橡胶26中选取一种门尼粘度的氟橡胶26;
或者为其中任意两种不同门尼粘度的氟橡胶26按照20:80-90:10的重量比例混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为在门尼粘度为15-170的氟橡胶246中选取一种门尼粘度的氟橡胶246;
或者为其中任意两种不同门尼粘度的氟橡胶246按照20:80-90:10的重量比例混合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为在门尼粘度为15-170的氟橡胶26中任意选一种门尼粘度的氟橡胶26,同时在门尼粘度为15-170的氟橡胶246中任意选一种门尼粘度的氟橡胶246,将选取的氟橡胶26和选取的氟橡胶246按照20:80-90:10的重量比例混合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熔融温度为150-300℃,熔融时间为4-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混合时间为5-15分钟,混合温度不高于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氟橡胶预混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塑炼时间为3-10分钟,塑炼温度不高于130℃;所述步骤E中,塑炼时间为10-25分钟,塑炼控制胶料温度不高于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73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