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录音诈骗电话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8601.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书敏;刘瑶;吉立研;王娜;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H04M3/436;H04M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录音 诈骗 电话 识别 方法 | ||
一种录音诈骗电话的识别方法,包括有:步骤一、从研究当日的通话记录中提取所有主叫号码,并构成待识别主叫号码集;步骤二、从待识别主叫号码集中依次提取每个主叫号码,然后将包含研究当日在内的若干天构成一个时间周期,提取每个主叫号码在所述时间周期内的通话记录,并计算每个主叫号码在时间周期内的若干通信指标;步骤三、根据主叫号码的日呼叫频次,判断每个主叫号码所属的日呼叫频次指标等级,然后根据其所属的日呼叫频次指标等级、以及在时间周期内的若干通信指标,判断每个主叫号码是否是诈骗号码。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能从海量的现网通信数据中有效识别出“响一声”录音诈骗电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录音诈骗电话的识别方法,属于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诈骗第一步的引诱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不法分子在街边张贴小广告或网上发帖,受害人看到诈骗信息后,主动向不法分子发起呼叫;二是不法分子群发诈骗短信,来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三是不法分子拨打“响一声”电话,受害人在回拨时听到诈骗语音信息以及诈骗人的联系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受害人主动呼出,难以设防;第二种方式无法进行有效的验证工作;因此,如何从海量现网通信数据中有效识别出第三种方式(即“响一声”录音诈骗电话),已成为技术人员普遍关注的技术问题。
当前也提出了一些识别诈骗电话的技术方案,例如,专利申请CN 201611110847.0(申请名称: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申请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日:2016-12-02)提供了一种来电回拨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屏蔽可疑号码的条件,在可疑号码来电时,根据屏蔽条件,进而实现对可疑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甄别,并根据甄别结果来屏蔽可疑电话号码的回拨,在屏蔽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时,用户对可疑号码做出拨打操作时,移动终端会发出相应的提醒消息。该技术方案主要用于为个人用户甄别来电的可疑电话号码,而完全不涉及从现网通信数据中识别出“响一声”诈骗电话。
因此,如何能从海量现网通信数据中有效识别出“响一声”录音诈骗电话,已成为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录音诈骗电话的识别方法,能从海量现网通信数据中有效识别出“响一声”录音诈骗电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录音诈骗电话的识别方法,包括有:
步骤一、从研究当日的通话记录中提取所有主叫号码,并构成待识别主叫号码集;
步骤二、从待识别主叫号码集中依次提取每个主叫号码,然后将包含研究当日在内的若干天构成一个时间周期,提取每个主叫号码在所述时间周期内的通话记录,并计算每个主叫号码在时间周期内的若干通信指标,所述通信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日呼叫频次、接通率、原被叫离散度、通话时长小于正常通话最小阈值的呼叫占比、平均通话时长、平均振铃时长、呼叫信令中原被叫字段为空值的个数;
步骤三、根据主叫号码的日呼叫频次,判断每个主叫号码所属的日呼叫频次指标等级,然后根据其所属的日呼叫频次指标等级、以及在时间周期内的若干通信指标,判断每个主叫号码是否是诈骗号码,
步骤三进一步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8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IFI安全防护系统、无线网络防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电动装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