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8646.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姚琴;孙乐乐;梁延政;王双河;张长科;孔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淼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陈蕾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染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河道点源污染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支口和出水支口,其由至少两个处理单体组成,各处理单体均包括具有进水区和出水区的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填料层和种植在该填料层上的植物层,该填料层上方的壳体内腔形成蓄水空间;
各处理单体沿河道驳岸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处理单体中,其中一个处理单体的出水区与另一处理单体的进水区流体连通,位于两端的处理单体中,其中一个处理单体的进水区即为上述进水支口,而另一个处理单体的出水区即为上述出水支口,并且各处理单体中的蓄水空间的水位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的盒体结构,该开口为上述进水区,其中,该开口的侧壁顶沿的最低处即为上述出水区,或者,上述出水区为开设在壳体的侧壁上的出水口;
各相邻的处理单体共用一侧侧壁,该侧壁在所述处理单元中形成横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包括有钢渣、陶粒、麦饭石、海泡石、沸石、赤泥、高钙废渣以及火山石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层中种植有微齿眼子菜、苦草、水葱、梭鱼草、菖蒲、黄花水龙,水芹菜、空心莲子草、泽泻、狭叶泽泻、香蒲、黄菖蒲、风车草、鸢尾、石菖蒲、假马齿苋、席草、羽毛草、水薄荷、水龙、水浮莲、凤眼莲、浮萍、紫萍、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龙须眼子菜以及水池草中任意3~5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混凝土材质并为长方体状的盒体结构,其长为40~50cm,宽为30~40cm,高为25~30cm,所述横隔高为15~25cm。
6.一种应用有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单元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总口和出水总口,其由至少两个上述处理单元组成;
相邻的处理单元中,其中一个处理单元的出水支口与另一入处理单元的进水支口流体连通;
位于两端的处理单元中,其中一个处理单元的进水支口即为上述进水总口,而另一个处理单元的出水支口即为上述出水总口;
各处理单元中的水沿进水总口向出水总口方向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处理单元沿河道驳岸长度方向设置并沿河道驳岸高度方向上下依次排列,相邻的入处理单元中,其中一处理单元的出水支口与另一处理单元的进水支口通过重力流水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处理单元中,其中一个处理单元的出水支口与另一处理单元的进水支口上下相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总口所在的处理单体的出水区上设置有潜污泵,该潜污泵连接动力提升管,而该动力提升管用于与另一河道点源污染处理系统的进水总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淼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淼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86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
- 下一篇:生物水质净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