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布线头的清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8905.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源生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3/00 | 分类号: | D06C13/00;D06C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布 斜楔块 圆轴 线头 定位机构 空心球体 升降机构 充气机 辅助杆 固定板 加热槽 螺纹杆 螺纹孔 移动板 支撑板 机座 通孔 压簧 风口连接 切割装置 线头清理 圆形刀片 转动连接 弧形板 散热孔 上螺纹 风口 气缸 上套 位槽 | ||
本专利公开针织布线头的清理方法,需要使用针织布用切割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定位机构、固定板、升降机构和充气机;定位机构包括圆筒和螺纹孔,圆筒上设有风口和加热槽,加热槽内设有空心球体,空心球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周向设有若干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上均设有弧形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上均设有压簧,且压簧连接有第一斜楔块;第一斜楔块上设有辅助杆,辅助杆上转动连接有圆轴;圆轴上套接有圆形刀片;圆轴上设有限位槽;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和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斜楔块;充气机与风口连接。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针织布线头清理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裁剪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
针织布的加工主要有四个环节:纺、织、染和整;具体是,纺:将各类织纤加工成纱线的过程;织:将织针等成圈机件使纱线形成线圈,并将线圈一次串套而成的织物;染:以染料或颜料使纤维材料上色,并使其带有一定牢度的过程;整:通过物理、化学的加工使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得到改善,提高织物的使用性能。目前,加工完成的针织布需要采用切割装置进行分割处理,但针织布的切割面通常会残留有线头,需要人工核查和人工清理,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针织布用切割装置,以解决目前针织布线头清理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针织布线头的清理方法,针织布用切割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定位机构、固定板、升降机构和充气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机座固接的若干空心的圆筒和设于机座上的若干螺纹孔,所述圆筒靠近机座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风口;所述圆筒远离机座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加热槽,每个所述加热槽内均设有用于放置木炭的空心球体,所述空心球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螺纹孔位于圆筒的中心线上,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弧形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圆筒相对设置;每个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压簧,且压簧连接有第一斜楔块;所述第一斜楔块上设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上转动连接有圆轴,且圆轴的中心线与螺纹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圆轴上套接有圆形刀片,且圆形刀片的直径大于圆筒的外径;所述圆轴靠近螺纹杆的一端设有用于螺纹杆限位的限位槽;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机座固接的气缸和与气缸活塞杆固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挤压第一斜楔块的第二斜楔块,所述第二斜楔块与第一斜楔块相对设置;所述充气机连接有主管道,且主管道上设有若干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与风口连接;
所述针织布用切割装置的使用方法:
(1)将针织布放置于圆筒内,并利用支撑板上的弧形板对针织布进行限位;
(2)启动气缸,利用气缸带动移动板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移动板上的第二斜楔块挤压固定板上的第一斜楔块,实现对第一斜楔块的定位,且此时压簧处于压缩状态,关闭气缸;
(3)燃烧空心球体内的木炭;
(4)启动充气机,充气机产生的风经主管道、支管道和风口作用于支撑板上,支撑板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弧形板发生转动,利用弧形板配合圆筒的内壁可实现对针织布的整平处理,避免针织布产生褶皱。支撑板转动的同时可带动螺纹杆和针织布向圆形刀片的方向移动,螺纹杆伸入圆轴上的限位槽内,最终螺纹杆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抵,利用螺纹杆与限位槽的摩擦力带动圆轴转动,圆轴带动圆形刀片转动实现对针织布上线头的初步切割处理;同时,转动的圆形刀片还能加快木炭的燃烧;关闭充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源生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源生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8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应力分布反映参数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转轮空气取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