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9244.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樊荣;陆玲亚;薛芹余;王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406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阀 结构 比例 溢流 电磁阀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一种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及其工作方法,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其阀芯头部伸进阀套处堵头的盲孔中,阀芯头部端面与堵头的盲孔之间形成反馈腔,液压反馈力的受力面积为阀芯头部的截面积,最大被控液压的大小由阀芯头部直径决定,而与整个阀芯的直径无关,不会发生两者相冲突的情况。也没有容易影响可靠性或影响性能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
背景技术
比例溢流电磁阀的功能是控制液压进油口P的液压,每输入一个固定大小的控制电流能将液压进油口P液压控制在一个固定的值,而要实现这个功能,需使阀芯有固定的面积承受液压进油口P的液压力,从而使阀芯受到一个和液压进油口P液压成正比的液压力的作用,当给比例溢流电磁阀输入固定大小的控制电流时,阀芯受到固定大小的电磁力作用,只有当阀芯所受的电磁力、液压力、弹簧力三者平衡时阀芯才会稳定在某个位置,否则阀芯会移动,改变液压进油口P到液压出油口T的通道截面积,进而调节液压力的大小,直至三个力平衡。
现有溢流阀采用顶芯的结构实现压力反馈,顶芯插入主阀芯中,主阀芯可以沿着顶芯滑动,顶芯端面与主阀芯的内腔形成反馈腔,它的缺点在于:由于主阀芯、阀套、顶芯之间要相对运动,所以主阀芯与阀套之间、主阀芯与顶芯之间都会有间隙,在运动的过程中主阀芯会发生偏心对顶芯产生径向力的作用,而顶芯是细长的结构,且只有一段固定其余部分悬空,在径向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弯折变形,顶芯与阀套连接的地方容易断裂,而这样的结构在有震动时悬空的端部会晃动,从而加大与主阀芯之间的磨损,影响可靠性。而顶芯如果采用浮动的结构,要靠液压力将顶芯压在阀套底部,当液压力比较小或者电磁力变化比较大时由于顶芯与主阀芯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发生顶芯脱离阀套和主阀芯一起运动的情况,从而影响阀的性能。
现有的另一种溢流阀通过在阀芯上加工通道使A口的液压油到阀套底部,阀套底部和整个阀芯端面之间形成反馈腔,它的缺点在于:液压反馈力的受力面积为阀芯直径最大部分的截面积,而两者的要求容易相冲突,引入液压反馈力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它与电磁力的平衡实现A口的液压控制,当线圈参数固定时电磁力的最大值一定,最大液压反馈力就一定,而液压反馈力等于液压与受力面积的乘积,当设计的A口最大液压比较高时,液压反馈力的受力面积小,阀芯的直径小,导致阀芯上的流道以及阀套上的孔加工比较困难甚至不能加工,当设计的A口最大液压比较小时,液压反馈力的受力面积大,阀芯的直径大,导致整个阀的尺寸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其阀芯头部伸进阀套处堵头的盲孔中,阀芯头部端面与堵头的盲孔之间形成反馈腔,液压反馈力的受力面积为阀芯头部的截面积,最大被控液压的大小由阀芯头部直径决定,而与整个阀芯的直径无关,不会发生两者相冲突的情况。也没有容易影响可靠性或影响性能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包括比例电磁铁、阀芯、阀套和堵头,所述阀套的一端与比例电磁铁连接,阀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堵头;阀套内位于比例电磁铁与堵头之间具有一个筒状结构的阀芯孔,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芯孔内并能沿着该阀芯孔的轴向滑动,阀套上沿径向加工有液压进油口P和液压出油口T;
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芯段、第二阀芯段、第三阀芯段以及第四阀芯段,其中,第一阀芯段直径和第三阀芯段直径相同,并且第一阀芯段和第三阀芯段的外圆面与阀芯孔的内圆面配合形成密封带;
第二阀芯段的直径小于第一阀芯段和第三阀芯段,第二阀芯段的外圆面与阀芯孔的內圆面之间形成一个液压腔,所述液压腔与液压进油口P相通;
所述堵头上朝向阀芯的一侧加工有一个盲孔,阀芯上的第四阀芯段插入所述盲孔与所述盲孔壁面形成压力反馈腔,所述阀芯上加工有使液压进油口P与压力反馈腔相通的连通通道,具体是:在第二阀芯段上沿径向加工有第一连通孔,阀芯靠近所述堵头的端面沿阀芯轴向加工有第二连通孔,两个连通孔相通形成所述连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枝桠材就地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废纸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