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米尺度工作距显微物镜的传感芯片夹持及流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9531.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蓓;刘雨;张承乾;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2B21/36;G02B2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尺度 工作 显微 物镜 传感 芯片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尺度工作距显微物镜的传感芯片夹持及流控装置,包括:流体控制模块、传感芯片托台、托台固定架、三孔转接件;其中,流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液相样品的流入流出和存储,流体控制模块和传感芯片托台固定时,流体控制模块底部紧压传感芯片。传感芯片托台用于存放传感芯片,传感芯片托台与流体控制模块采用紧扣式配合,托台固定架从侧面固定传感芯片托台。托台固定架通过三孔转接件固定在移动平台上。本发明的组成部件之间相互配合时不会造成传感芯片的旋转,可用于微米量级工作距的显微物镜,同时本装置集成了液体控制和存储部分,在使用时可直接在显微物镜上方直接拆装而不损伤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米尺度工作距显微镜的传感芯片固定装置及待测样品为气相或液相的流控装置,属于光电技术及生物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显微镜在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随着放大倍率和数值孔径的增大,新型显微物镜工作距离相比较于传统的低倍率干显微物镜较短,大都在几十到几百微米左右,传统的样品固定装置难以满足这类工作距离下的需求。其次,夹持装置及流控装置应具有保护或不损伤物镜的功能,例如更换样品方便且不会造成显微物镜镜头的磨损、对样品或流体进行测试或更换、样品固定装置或流体装置能方便地从远离镜头的一侧取下。除此之外,固定传感芯片时应该保持传感芯片固定而不随着运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用于具有超短工作距的显微物镜,又方便拆装和换样品同时集成了液控系统的一套微米尺度下的玻片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微米量级工作距的显微物镜在工作时,传感芯片固定装置难以满足工作距离在微米尺度下时进行液相样品的检测要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尺度工作距显微物镜的传感芯片夹持及流控装置,包括:流体控制模块、传感芯片托台、托台固定架、三孔转接件;其中,流体控制模块上半部分为长方体,下半部分为圆柱体,流体控制模块上半部分用于和传感芯片托台固定,流体控制模块下半部分用于紧压传感芯片,流体控制模块中间部分有两个流体通孔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入流出。传感芯片托台内部矩形凹槽用于存放传感芯片,传感芯片托台与流体控制模块垂直方向非旋转配合,托台固定架从侧面固定传感芯片托台。托台固定架通过三孔转接件固定在移动平台上。
所述流体控制模块固定在传感芯片托台上时,流体控制模块圆柱底部和传感芯片接触,流体控制模块的圆柱底部内凹部分和传感芯片之间的空间用于存储液体。
所述传感芯片托台放置传感芯片时需要在传感芯片表面放置一层垫圈。
所述传感芯片托台凹槽底部圆形通孔的半径小于传感芯片半径。
所述托台固定架上有螺纹孔用于固定传感芯片托台和三孔转接件。
所述的流体控制模块和传感芯片托台通过螺钉紧固,紧固后传感芯片、垫圈、流体控制模块圆柱底部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液体存储空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装置集成了液体控制和存储部分,能够检测固体和液体物质。
2.本发明的组成部件之间相互配合时不会造成传感芯片的旋转,使得每次装配传感芯片和显微物镜的相对位置不变。
3.传感芯片被固定在传感芯片托台最底部,可用于微米量级工作距的显微物镜。
4.在使用时可直接在显微物镜上方直接拆装而不损伤镜头。
5.本装置的传感芯片托台的中心凹槽为矩形,即能够使用矩形样片或者半径小于矩形凹槽内切圆半径的圆形样片检测样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