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9909.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在君;吴一磊;彭正松;余燕;魏淑红;陈真勇;廖明莉;欧阳钟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刘华玲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成熟 胚愈伤 组织 诱导 培养基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它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终浓度为50‑100μM/L乙酰丁香酮、1.0‑2.0mg/L的2,4‑D、氨基酸成分而成,其中所述氨基酸成分由甘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培养基的用途及一种诱导小麦成熟胚形成愈伤组织的方法。本发明培养基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而且组分简单、制备成本低。为小麦高效组织再生、氨基酸代谢研究打下良好理论基础,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世界三大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对小麦进行定性改造研究,以进行小麦新品种选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小麦转基因研究明显滞后于另外两种重要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这很大程度归结于小麦转化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
迄今,学者们在进行小麦组织培养研究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外植体材料来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包括花药、幼穗、幼胚和成熟胚等,不同的外植体材料对小麦的组织培养再生率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小麦遗传转化中主要选择的外植体是幼胚,但幼胚的获得受到季节限制,且难以控制发育的一致性状态,从而使小麦的遗传转化工作难以规模化展开;而成熟胚具有不受季节限制、取材方便、发育状态一致等优点,然而目前小麦成熟胚培养存在愈伤组织诱导率低的问题,很难满足于高效的小麦遗传转化要求。因此,建立稳定高效的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研究表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材料的基因型、生理状态、培养条件例如培养基中的激素类型、含量等有关,但由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过程及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研究者对如何高效诱导愈伤组织并不十分清楚。
氨基酸在植物信号应激反应和二次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能源或呼吸底物,有些氨基酸还是许多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提物质。目前在小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时,经常会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例如郭晓丽等,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3-174;Ding L etal,Optimization of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in matureembryos of elite wheat.Mol Biol Rep,2009,36:29–36】,水解酪蛋白是一种多肽以及氨基酸的混合物,营养丰富但成分并不明确,而且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愈伤组织诱导及诱导机制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成分明确的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它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终浓度为50-100μM/L乙酰丁香酮、1.0-2.0mg/L的2,4-D、氨基酸成分而成,其中所述氨基酸成分由甘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组成。
其中,所述氨基酸成分为终浓度为5.0-60.0mg/L的甘氨酸、终浓度为0.5-6.0mg/L的天冬氨酸、终浓度为0.5-6.0mg/L的脯氨酸、终浓度为0.1-1.2mg/L的亮氨酸。
其中,它是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终浓度为100μM/L乙酰丁香酮、2.0mg/L的2,4-D、氨基酸成分而成,其中所述氨基酸成分由甘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组成;
其中,所述氨基酸成分为终浓度为60.0mg/L的甘氨酸、终浓度为2.0-6.0mg/L的天冬氨酸、终浓度为2.0-6.0mg/L的脯氨酸、终浓度为0.1mg/L的亮氨酸。
其中,所述氨基酸成分为终浓度为60.0mg/L的甘氨酸、终浓度为2.0mg/L的天冬氨酸、终浓度为6.0mg/L的脯氨酸、终浓度为0.1mg/L的亮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师范大学,未经西华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壳及移动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哑光口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