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2459.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一灰汤鸭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6/00;A01M1/02;A01M1/22;A01M1/04;C05F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鸭稻共作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育鸭;
2)在稻田投放首批鸭,持续T1天后将首批鸭赶出稻田,此阶段首批鸭不喂食饲料,以利用其食杂性清除田内杂草;
3)翻耕水田,测土配方;
4)插秧;
5)插秧T2天后开始在稻田放养首批鸭;
6)首批鸭下田T4天后将稻田分割为若干片区,将鸭群在每个片区轮流放养T5天;
7)水稻出穗期到来前将首批鸭赶出稻田,投入第二批鸭生产,按散养-分片区轮流放养的顺序直到水稻成熟收割前将第二批鸭赶出稻田;
8)水稻收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与步骤6)之间还包括步骤5a),所述步骤5a)为插秧T3天后在田间按每亩一个放置性诱剂诱捕器,以用于诱捕二化螟和纵卷叶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与步骤6)之间还包括步骤5b),所述步骤5b)为插秧T3天后在田间按每50亩一个放置放置频振杀虫灯,以用于对趋光性害虫进行诱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土配方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步骤,其中配肥步骤添加富硒微肥,以用于提升水稻含硒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分割的片区数量不少于4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插秧采取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首批鸭按每亩30只数量投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T1为7-10天;所述步骤5)中T2为10天;所述步骤6)中T4为30天;所述步骤6)中T5为2天。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a)中T3为20天。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b)中T3为2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一灰汤鸭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一灰汤鸭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24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