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2966.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付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5/00;F16F15/0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徐洋洋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结构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件一般通过冲压模具冷冲压实现,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和下模,待冲压的部件放置于下模上,上模在压力机的作用下下行,当上模上的工作部件与下模上的待冲压工件作用后,待冲压工件受力发生变形,进而成为所需的车身冲压件。下模的上表面上通常设置工作限位块,上模下行时将与工作限位块相接触,进而实现上模的运动限位。然而,上模与工作限位块接触墩死,两者刚性接触,由于压力机输出的压力较大,致使上模与工作限位块之间的作用力较大,上模和下模均容易出现损坏。而如何实现上模与工作限位块之间的缓冲,同时降低冲压模具的成本,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缓震动,延长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板、上模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间,所述上模座板的下端连接上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的下端连接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垫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上抗压层、第二上缓冲层和第三上耐磨层,所述第二上缓冲层为波浪状缓冲层,所述波浪状缓冲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多个缓冲条,多个所述缓冲条分别沿波浪状缓冲层的凹槽排布,所有所述缓冲条皆由多个缓冲球串联构成;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板、下模垫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垫板位于所述下模座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之间,所述下模座板的上端连接下模垫板,所述下模垫板的上端连接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下抗压层、第二下缓冲层和第三下耐磨层,所述第二下缓冲层与所述第二上缓冲层的结构完全相同;
所述第一上抗压层的厚度为1-2cm,所述第二上缓冲层的厚度为3-4cm,所述第三上耐磨层的厚度为2-3cm,所述上模垫板的总厚度为6-10cm;
所述第一下抗压层的厚度为0.5-1.5cm,所述第二下缓冲层的厚度为2-3cm, 所述第三下耐磨层的厚度为1-2cm,所述下模垫板的总厚度为3.5-6.5cm;
所述缓冲球的直径为2-4cm,相邻所述缓冲球之间的距离为0-0.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上抗压层的厚度为2cm,所述第二上缓冲层的厚度为 4cm,所述第三上耐磨层的厚度为3cm,所述上模垫板的总厚度为10cm。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下抗压层的厚度为1.5cm,所述第二下缓冲层的厚度为3cm,所述第三下耐磨层的厚度为2cm,所述下模垫板的总厚度为6.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球的直径为3cm。
进一步地说,相邻所述缓冲球之间的距离为0.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上抗压板和所述第一下抗压板皆为木板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上缓冲层和所述第一下缓冲层皆为橡胶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上耐磨层和所述第一下耐磨层皆为钢板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发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垫板,下模包括下模垫板,本发明在上模垫板与下模垫板中同时设置结构相同的波浪状的缓冲层,且在波浪状缓冲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沿凹槽排布的缓冲条,而缓冲条由多个缓冲球串联而成,通过在上模和下模垫板设置的缓冲层可以减少冲压模具在工作合模时的冲击力,防止模具造成损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的附图标记如下:
上模1、上模座板11、上模垫板12、第一上抗压层121、第二上缓冲层122、第三上耐磨层123、上模固定板13、下模2、下模座板21、下模垫板22、第一下抗压层221、第二下缓冲层222、第三下耐磨层223和下模固定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2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离合器减震盘级进模
- 下一篇:一种冲床润滑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