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子带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3158.X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预编 矩阵 指示 方法 终端 基站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行子带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比特区间,第一比特区间的比特位数固定,第一比特区间的比特用于指示子带组的发送预编码矩阵序号;其中,子带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带,且子带组中的子带数目基于上行资源调度所占用的子带数目动态调整;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获取发送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子集;根据预编码矩阵子集,确定在上行资源调度所占用的子带上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该方法基于子带组的宽度根据上行资源调度的宽度可调,通过子带组进行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有利于子带级的信号干扰管理和提升上行数据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子带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新空口(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的讨论中,目前上行多天线传输是确定被支持的。上行多天线传输的机制与下行类似,终端先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基站接收SRS并通过信道估计获知上行的信道状态,进而通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调度上行传输。基于目前NR讨论的结论,可以支持最多到4个上行SRS端口。另外,考虑基于码本的上行传输的情况,基站在指示终端上行传输时,可以通过一个预先定义的码本,来指示上行多天线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具体而言,这个码本包括N个可供选择的预编码码字,基于终端发送的SRS,基站从N个码字中选择1个,确定为在这些SRS端口上需要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发送发射预编码矩阵序号(transmitted precoding matrix index,TPMI)来指示在这些SRS端口上需要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在接收到上行调度的DCI后,通过读取TPMI的指示比特,获知上行传输所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如果上行传输支持频率选择性的预编码。频率选择性的预编码,指的是将DCI所调度的,用于上行传输的物理资源,在频域上划分为多个子带,在不同的子带上,上行传输所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不同。因此,在频率选择性预编码的场景下,DCI需要包括每个子带的TPMI的指示。
而目前,针对不同的频域调度宽度,子带宽度也不同,例如,如果系统通过RRC信令配置子带数目为3,假设基站调度了90个PRB,则该UE的子带宽度为30;假设基站调度了45个PRB,则该UE的子带宽度为15;假设基站调度了3个PRB,则该UE的子带宽度为1个PRB。子带宽度随调度区域不断变化时,基站给终端指示上行传输的子带TPMI也要发生变化,在子带上进行上行传输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也随之变化,这样不利于上行传输的子带级的信号干扰管理,还降低了上行传输的性能。
综上,现有的基于调度宽度决定子带宽度的方式,导致子带上的上行传输的传输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子带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改进了上行子带通过下行控制信息进行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指示方式,用以提升上行数据传输性能。
本申请中,为了提升上行数据传输性能,一方面保持子带宽度只和系统带宽有关,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子带的宽度不再随上行资源调度的频域宽度变化,可以统一进行子带级的信号干扰管理,保持上行传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令下行控制信息中原来指示子带的预编码矩阵的比特,用来指示子带组的预编码矩阵子集,由于子带的宽度相对固定,可根据上行资源调度的宽度动态调整子带组中的子带数目,进而保持指示比特的位数不变,这样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比特长度固定,保证下行控制信息正常被终端获取,保持了上行数据传输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3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