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4595.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仲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建国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搓条 理条 造型加工 钩形 绿茶 茶叶 初烘 复烘 杀青 传统加工工艺 同一方向 垂直的 成形 搓揉 味香 主脉 滚动 整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在传统加工工艺中杀青工艺之后进行顺序为搓条→初烘→二次搓条→理条→复烘的造型加工工艺,对杀青后的茶叶首先采用与叶主脉垂直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的搓条工艺,再进行低温的初烘,之后再进行二次搓条工艺,随后往复理条工艺进行三次理条,经过多次理条至茶叶干硬稍坚,最后复烘成形;本方法制成的钩形绿茶外形优美,均匀整齐,片末少,色绿味香,气味纯正,具有上佳的品质,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30年来,各种绿茶的种类层出不穷,造型丰富多彩,有扁形茶、针形茶、卷曲形茶、钩形等,传统加工工艺生产的各种造型的绿茶要么外形达到要求而色香味不能同等程度的跟上,要么色香味的品质达到要求而存在外形粗糙,片末茶多等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绿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绿茶造型加工工艺存在缺点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兼顾色、香、味、形,各种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的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
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搓条:首先采用与叶主脉垂直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搓揉时间为15-25min;再采用与叶主脉平行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搓揉时间为20-30min;
(2)初烘: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初烘工艺,至所得茶叶含水量为50-55%;
(3)二次搓条:采用与叶主脉平行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搓揉时间为20-30min;
(4)理条:所述理条工艺采取往复理条方法,理条温度逐步降低,直至茶叶干硬稍坚;
(5)复烘:复烘至所得茶叶含水量在10%以下。
更为优选的,所述初烘工艺中初烘温度为60-80℃。
更为优选的,所述二次搓条工艺中搓揉时间为25min。
更为优选的,所述理条工艺,往复三次。
更为优选的,所述理条工艺第一次理条温度为55℃,时间为5min,第二次理条温度为65℃,时间为10min;第三次理条温度90℃,时间为3min。
更为优选的,所述复烘工艺温度为120-130℃。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在传统加工工艺中杀青工艺之后进行顺序为搓条→初烘→二次搓条→理条→复烘的造型加工工艺,对杀青后的茶叶首先采用与叶主脉垂直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的搓条工艺,再进行低温的初烘,之后再进行二次搓条工艺,随后往复理条工艺进行三次理条,经过多次理条至茶叶干硬稍坚,最后复烘成形;本方法制成的钩形绿茶外形优美,均匀整齐,片末少,色绿味香,气味纯正,具有上佳的品质,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钩形绿茶的造型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搓条:首先采用与叶主脉垂直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搓揉时间为15min;再采用与叶主脉平行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搓揉时间为20min;
(2)初烘: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初烘工艺,至所得茶叶含水量为50%;
(3)二次搓条:采用与叶主脉平行的力度顺着同一方向滚动搓揉,搓揉时间为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建国,未经仲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4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快速解块设备
- 下一篇: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自动炒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