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4917.4 | 申请日: | 2017-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陆珏;陈洋;蔡乐刚;朱杰;王英;李占鸿;郑胜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11643 | 代理人: | 张超,王晓媛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安全 监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监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安全监测的房屋安全鉴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楼房倒塌事件在国内屡见报端,国内多个地方均发生相关事件,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近3年内全国范围就发生数十起此类事件,造成巨大损失。房屋承载着人民的生活,是日常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一环,切实影响着人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房屋的安全也成为每个人最关心的事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及居民对房屋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多,而对于房屋安全的监测却缺乏相关的简单、可靠的监测装置,对于房屋的检测,也依赖人工检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检测方法较为繁琐,急需一种实时、可靠、快捷、客观的房屋安全监测设备。
在目前庞大的城市房屋总量中,仍存在着部分解放前所建造的房屋,他们大多已经进入超龄服务期。由于建造年代不同,房屋在建造时所采用的材料和选用的规范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整体状况较为复杂。并且房屋在其使用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次装修、改造等情况,特别是拆改承重结构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已导致多处倒塌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型建设工程如地铁、隧道、深基坑等施工影响,也对周边建筑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从城市房屋所涉及的信息来看,信息数据量大,变化频繁,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房屋在其在役期中,其完损程度将发生改变,而面对我国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目前尚无完损状况统计数据。同时,在既有建筑的日常维护管理或应急抢险、解危等活动中,房屋的基本资料如产权人、设计、施工图纸、后期装修改造、完损状况、检测报告、修缮图纸等历史资料缺失,部分既有建筑的相关资料信息分散于各相关部门或单位,无集中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资料信息收集整理难,成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的短板。
通过比较,在房屋安全鉴定领域,传统方法存在如下的缺陷:
(1)传统方法会产生疏漏,数据不全;
(2)可能错过突发阶段,未立即纠正,选择的并非最有效最经济的时机;
(3)监测人员不专业,没有科学依据,预警水平低下;
(4)传统方式自动化、实时性、集成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监测覆盖和快速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安全管理的水平,充分运用先进、可靠、适用的信息技术,急需建立一套房屋安全鉴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提升房屋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度,提高安全管理的即时性和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房屋安全鉴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房屋安全鉴定系统,包括社区服务站、社区采集端、数据存储器、专家端、专用用户端,以及与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建立联系的专用通信单元。
所述房屋安全鉴定系统采集整个省、整个城市、整个区…整个社区(采集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下所有的房屋信息。社区设立社区服务站,对社区下所有社区采集端的信息进行收集,收集的信息存入数据存储器形成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社区采集端采集的数据,也包括建筑安全监测系统中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中的数据。房屋安全鉴定系统的数据存储器通过通信单元与建筑安全监测系统建立联系,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取建筑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数据,该数据用于对房屋安全进行鉴定,包括但不限于房屋测绘数据,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数据,以及关于房屋周边工程施工、气象等可能影响到房屋安全的各类数据信息。
所述专家端供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家借助其专业知识对房屋安全进行鉴定。对于已经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判断的鉴定项目,通过计算机(如计算机程序)自动实现,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
所述专用用户端104为房屋安全鉴定系统10配套的专用电子设备,房屋安全鉴定系统 10将信息发送给社区服务站101,社区服务站101将信息发送到一定距离范围内的专用用户端104。所述专用用户端104可以是个人佩戴设备,也可是供家庭或办公集体使用的壁挂式、立式设备。
所述社区采集端采用常规的设计,或者采用专用的设计。
作为一种专业设计,本发明的社区采集端包括如下的结构:
一种社区采集端9,包括底座91、数据处理中心与通信单元92、电子倾斜仪93、应变计 94、振动感应器95、定位传感支撑架96、光纤97、连接线98。
所述定位传感支撑架96上固定多种传感器,包括定位信号接收机961、风速测定仪962、烟雾传感器9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未经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4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