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外部升降机构送料的干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5023.7 | 申请日: | 2017-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传财 |
主分类号: | F26B15/08 | 分类号: | F26B15/08;F26B25/00;A23N12/08;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62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外部 升降 机构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外部升降机构送料的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薇菜的初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烘干设备对其进行干燥脱水。在先申请的名称“薇菜烘干设备”(申请号:2014101846544)的中国专利中已经公开了一种烘干设备,该设备虽然能够对薇菜进行干燥处理,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如,该薇菜烘干设备中在烘箱的底部设置插入口、上部设置移出口,逐步被干燥的薇菜在烘箱内由下向上被提升,但是烘箱内薇菜蒸出的水气是由下向上移动的,这样上部已经被干燥含水率较低的薇菜会受下部含水率高的薇菜蒸出的水气的影响,使得上部薇菜达到预设含水率的时间被大大延长。其次,烘筛在烘箱内是累叠在一起的,上、下烘筛之间没有什么空隙,因此薇菜受热存在不均,同时蒸出的水气也难以快速的被脱除,使得薇菜的干燥时间被大大延长。另外,薇菜与构成筛网的竹篾的表面相贴覆的部分的干燥效率远远低于其他部分,特别是在薇菜初始含水率较大时,由于该表面一直与竹篾表面相贴合,在整个烘箱内干燥的过程中,薇菜不会发生移动,甚至干燥后薇菜的表面会与竹篾黏在一起,因此使得该局部含水率较其他地方较大,这样制得成品薇菜虽然整体含水率控制在预设的范围内,但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就会受该局部高含水率的影响发生霉变,使得整袋薇菜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薇菜烘干设备,其可用于对薇菜进行烘干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薇菜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烘箱的上部设置烘筛推入口、烘箱的下部设置烘筛推出口,烘箱内设置有对布放薇菜的烘筛进行支撑以及调节烘筛由上向下进行降落的烘筛降落机构。
进一步的方案为:
烘筛在烘筛降落机构上呈间隔层状布置。
烘筛的外轮廓为矩形,烘筛在烘箱内由上向下下落经过的区域(扫过的区域或者占用的区域)记为柱体A,烘筛降落机构包括第一降落单元和第二降落单元,柱体A的侧壁面包括面A1、面A2、面A3、面A4,面A1和面A3相对布置,面A2和面A4相对布置,第一降落单元包括面A2和面A4外侧分别设置的各撑托轴A1,第二降落单元包括面A1和面A3外侧分别设置的各撑托轴A2,撑托轴A1包括立状布置的轴体A1和轴体A1的轴身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支撑件A1,撑托轴A2包括立状布置的轴体A2和轴体A2的轴身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支撑件A2,撑托轴A1和撑托轴A2均转动安装在烘箱上;
驱动机构A1调节各撑托轴A1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各撑托轴A1上支撑件A1均(完全)位于柱体A的外部对烘筛的下降进行避让的避让位,其二为:各撑托轴A1上支撑件A1的局部伸至柱体A的内部对其上侧的烘筛进行支撑的工作位;
驱动机构A2调节各撑托轴A2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各撑托轴A2上支撑件A2均(完全)位于柱体A的外部对烘筛的下降进行避让的避让位,其二为:各撑托轴A2上支撑件A2的局部伸至柱体A的内部对其上侧的烘筛进行支撑的工作位;
撑托轴A1处于避让位时,撑托轴A2处于工作位;撑托轴A1处于工作位时,撑托轴A2处于避让位;支撑件A1和支撑件A2沿铅垂方向间隔交错状布置(是指由下至上依次为一层支撑件A1、一层支撑件A2、一层支撑件A1、一层支撑件A2……,如此交替布置),(同一)撑托轴A1上相邻两支撑件A1之间的间距为d1,(同一)撑托轴A2上相邻两支撑件A2之间的间距为d2,支撑件A1与其上方相邻的支撑件A2之间的高度差为d3,支撑件A1与其下方相邻的支撑件A2之间的高度差为d4,烘筛的高度为d5,d1≥2d5,d2≥2d5,d3≥d5,d4≥d5。
支撑件A1和支撑件A2的形状均与图形A保持一致,图形A为圆中部开设圆形孔且边部向其本体切割弓形空缺部后的形状。
支撑件A1和支撑件A2的上均安装有滚珠,滚珠的局部凸出于支撑件A1和支撑件A2的上表面。
点A1为支撑件A1外轮廓上距轴体A1中心线间距最小的点,点A1与轴体A1中心线的间距记为r1,支撑件A1上侧的轴体A1上的轴段A1设置成锥柱状,轴段A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轴段A1底部的外半径小于或等于r1;点A2为支撑件A2外轮廓上距轴体A2中心线间距最小的点,点A2与轴体A2中心线的间距记为r2,支撑件A2上侧的轴体A2上的轴段A2设置成锥柱状,轴段A2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轴段A2底部的外半径小于或等于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传财,未经王传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5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拓展设备维护装置
- 下一篇: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