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5158.3 | 申请日: | 201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4 | 分类号: | E04C2/3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智能化 安装 工程 隔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板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墙体按墙体受力情况和材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按墙体构造方式分为实心墙,烧结空心砖墙,空斗墙,复合墙,但是传统的墙体存在筑造费时费力的问题,另外用于空间的隔离不方便,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可在现场拼接安装,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预制两个侧板和两个面板,两个侧板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两个面板的两侧;
(2)在两个侧板之间焊接固定两个加强机构;
(3)制备混凝土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将水泥150-180份、砂50-60份、平流剂5-8份、减水剂3-6份、粘结剂10-15份、碳酸钙30-45份和水80-10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浆料;
(4)将混凝土浆料浇筑进入墙体的空腔中,在40-5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5)烘干后将预制成型的盖板固定在墙体上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侧板或面板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79°。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截面形状为U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在现场拼接安装,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预制两个侧板1和两个面板2,两个侧板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两个面板的两侧;
(2)在两个侧板之间焊接固定两个加强机构3;
(3)制备混凝土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将水泥160份、砂55份、平流剂7份、减水剂4份、粘结剂12份、碳酸钙38份和水9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浆料4;
(4)将混凝土浆料浇筑进入墙体的空腔中,在40-5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5)烘干后将预制成型的盖板固定在墙体上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侧板或面板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79°。
实施例二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预制两个侧板1和两个面板2,两个侧板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两个面板的两侧;
(2)在两个侧板之间焊接固定两个加强机构3;
(3)制备混凝土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将水泥150份、砂50份、平流剂5份、减水剂3份、粘结剂10份、碳酸钙30份和水8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浆料4;
(4)将混凝土浆料浇筑进入墙体的空腔中,在40-5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5)烘干后将预制成型的盖板固定在墙体上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侧板或面板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79°。
实施例三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用隔离墙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预制两个侧板1和两个面板2,两个侧板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两个面板的两侧;
(2)在两个侧板之间焊接固定两个加强机构3;
(3)制备混凝土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将水泥180份、砂60份、平流剂8份、减水剂6份、粘结剂15份、碳酸钙45份和水10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凝土浆料4;
(4)将混凝土浆料浇筑进入墙体的空腔中,在40-5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5)烘干后将预制成型的盖板固定在墙体上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侧板或面板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5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