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隔热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5911.9 | 申请日: | 201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婷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C04B111/40;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盐水泥 钢渣 粉煤灰 酸性纸浆 质量比 废液 聚丙烯短纤维 隔热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 超塑化剂 纸浆废液 骨料 轻质 混凝土 建筑材料领域 延长使用寿命 混凝土基材 混凝土裂缝 抗震性能 制作工艺 发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隔热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包括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钢渣、酸性纸浆废液、聚丙烯短纤维和高效超塑化剂,所述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钢渣的质量比为10:(5‑6):(3‑5):(1‑2);所述酸性纸浆废液与硅酸盐水泥的质量比1:(10‑11),酸性纸浆废液与高效超塑化剂的质量比为(10‑11):1。纸浆废液运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中,可以有效的变废为宝,并且酸性的纸浆废液可以促进泡沫混凝土的发泡体积,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质量;再者粉煤灰、钢渣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可以提高混凝土基材的抗压强度;在泡沫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短纤维可以阻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讲是一种轻质隔热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众的意识中混凝土材料大多是厚重的,一般由水泥以及砂浆组成,这样的建筑材料大多厚实,但是潜在的弊端在于抗震性能差。近年来,我国的地震时间频发,其中由于房屋倒塌所导致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如若采用较为轻质隔热混凝土材料便可以缓解某些损失,其中泡沫混凝土便可以满足这一缺陷,泡沫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的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泡沫,在泡沫与混凝土混合之后可以在其内部形成大量的孔洞,使得混领土成为轻质的多孔混凝土。然而将混凝土材料改性为多孔的泡沫混凝土,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发泡剂,其中发泡剂的种类有化学发泡剂,利用其热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氮气在混凝土中形成孔状;而物理发泡剂是通过泡沫的物理膨胀所形成的,然而无论是上述的化学或者物理发泡剂都是利用的现成的物质材料,如果是选用废渣或者其他化工产品的下脚料作为发泡剂,这便是一举两得的功效。其中纸浆废液中含有游离的活性成分,可以作为发泡剂使用,因此,将纸浆废液应用于混凝土中制备轻质的泡沫混凝土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在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再生资源的轻质隔热混凝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隔热混凝土,包括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钢渣、酸性纸浆废液、聚丙烯短纤维和高效超塑化剂,所述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钢渣的质量比为10:(5-6):(3-5):(1-2);所述酸性纸浆废液与硅酸盐水泥的质量比1:(10-11),酸性纸浆废液与高效超塑化剂的质量比为(10-11):1。
本发明中,所述聚丙烯短纤维的掺杂量为0.7-1.0kg/m3。
本发明中,所述骨料为淤泥基陶粒和/或砂,所述的淤泥基陶粒的细度模数为2.0、砂的细度模数分别和1.5。
本发明中,所述酸性纸浆废液中的成分为游离的亚硫酸盐、硫化钠和木质素。
本发明中,所述粉煤灰的比表面为470m2/kg。
本发明中,所述钢渣的比表面为450m2/kg,密度为3.1g/m2。
本发明中,所述的高效超塑化剂为羟基羧酸盐系的外加剂,由葡糖酸钠、酒石酸钠和柠檬酸钠组成,三者的摩尔质量比为1:1:1。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纸浆废液运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中,可以有效的变废为宝,并且酸性纸浆废液中含有的游离的亚硫酸盐、硫化钠、木质素多种成分中含有的表面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泡沫混凝土的发泡体积,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质量(;2)粉煤灰、钢渣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可以提高混凝土基材的抗压强度(;3)在泡沫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短纤维可以阻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抗震性能。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轻质隔热混凝土,包括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钢渣、酸性纸浆废液、聚丙烯短纤维和高效超塑化剂。硅酸盐水泥、骨料、粉煤灰、钢渣的质量比10:5:4:1。具体制备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婷,未经刘玉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5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