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基合金芯橡胶隔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7351.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茹;肖华宁;宋廷苏;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H02N2/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橡胶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合金芯橡胶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铁基合金芯、依次交错叠合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的钢板和橡胶板,所述下连接板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连接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外部路面和外部桥面上,接收外部路面和外部桥面震动输出电能到电磁铁内,驱动电磁铁产生磁力吸附铁基合金芯。本发明的铁基合金芯橡胶隔震支座,通过铁基合金芯的设置,就可以替代掉现有的铅芯,如此便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铅芯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使得人中毒的问题,而通过电磁铁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更改为铁基合金导致的隔震制作减震效果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震支座,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铁基合金芯橡胶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橡胶隔震支座是隔震工程中的主要隔震装置,主要应用于日常的道路、桥梁等容易产生震动的场合,用于减轻道路的路面或是桥梁的桥面上的震动,避免震动传递到道路的路基或是桥梁的桥墩上导致路基和桥墩因为震动而出现结构松散的问题,其中以铅芯橡胶支座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铅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开发其替代品是必要的,然而假如简单的将其他材料直接替代掉作为隔震的中心,例如铁合金,虽然起到了不会对环境进行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但是由于铁合金的密度小于铅的密度,因此同等体积下的隔震芯,铁合金的稳定性就要比铅的稳定性差得多,因此很容易出现隔震效果不好而导致的路基和桥墩因为震动出现结构松散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够很好地避免因为不采用铅块导致的隔震支座隔震能力降低的铁基合金芯橡胶隔震支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基合金芯橡胶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铁基合金芯、依次交错叠合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的钢板和橡胶板,所述铁基合金芯的一端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接板连接,并穿设在钢板和橡胶板中心的位置上,所述下连接板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连接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外部路面和外部桥面上,接收外部路面和外部桥面震动输出电能到电磁铁内,驱动电磁铁产生磁力吸附铁基合金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震动板和发电片以及发电底座,所述发电底座嵌设在外部桥面或是外部路面内,该发电底座呈长方体状,其一侧面上开设有发电槽,所述震动板设置在发电槽槽口的位置上,所述发电片呈长条状且设有多个,该发电片的一端与震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发电槽槽口的口沿固定连接,以将震动板连接在发电槽槽口的位置上,所述发电片为应变发电片,多个发电片相互电连接后通过导线与电磁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电槽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发电槽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震动板的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槽的槽底上设有第一固定圆盘,所述震动板的板面上固设有第二固定圆盘,所述弹簧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固定圆盘上,另一端套接在第二固定圆盘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电槽槽口口沿相对于发电片的位置上一一对应的连接有接线柱,所述发电槽槽口的上方设有接线环,所述接线柱均与接线环焊接,所述接线环圆心的位置上设有接线盘,所述接线环的内壁上呈圆周均匀的分布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接线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线盘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盘的上端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上套设有导电套,所述导电套通过导线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导电柱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导电套的下端的边沿和接线盘的上端便均设有磁铁,两个磁铁之间相互排斥,以驱使导电套与接线盘之间处于相间隔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之间连接构成网状的通孔,所述橡胶板的上下两板面上均设有形状和数量均与通孔一一对应的嵌块,当钢板和橡胶板相互叠合在一起时,嵌块嵌入到通孔内,将钢板和橡胶板相嵌合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铁包括磁力线圈,所述磁力线圈呈涡状线延伸,所述铁基合金芯设置在磁力线圈圆心的位置上,所述下连接板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7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