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搅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8042.5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娟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设备 转动轴轴线 连接件 搅拌系统 搅拌效果 安装板 导杆 安装固定 池底平面 单独调整 上下移动 夹角为 污水池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搅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搅拌效果差的问题。包括第一搅拌设备和第二搅拌设备,第一搅拌设备和第二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与污水池的池底平面平行,第二搅拌设备的底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装有第三搅拌设备,第三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与第二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第一搅拌设备和第二搅拌设备均安装在连接件上,连接件安装固定在导杆上,连接件能够沿导杆上下移动,第一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和第二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的夹角范围为±5°,第一搅拌设备、第二搅拌设备和第三搅拌设备均可单独调整其转速。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搅拌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搅拌设备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搅拌机械,适用于城市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场,广泛应用于厌氧池、沉淀池与曝气池等生化反应池。搅拌设备在污水池内搅拌流体,为避免富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沉于池底,使其一直悬浮在池中,必须使得池内流体处于运动中,一般要求池内流体速度大于0.1m/s,且平均速度保持在0.3m/s左右,其搅拌效果最佳。这种状态下,微生物与污水充分反应,达到混合搅拌作用。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搅拌设备为单叶轮搅拌机,即一个潜水电机上安装一个叶轮,叶片数一般为三个或者两个。搅拌设备固定在池壁上或者通过导杆紧靠池壁安装。这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水池内只有一部分流体被循环,即只有搅拌设备前方的液体被循环。若水池较大,则池内大部分液体不会被搅拌,池内固体物质将会沉淀。目前,普遍的解决方法是,换大直径、大功率叶轮的搅拌设备、或在池内不同位置安装多个搅拌设备,但对池底已经沉淀比较多的污泥层搅拌效果不佳。
经检索,目前相关的申报专利有:带切割功能的搅拌设备,申请号201020295726.X;玻璃钢潜水推流式搅拌机叶轮,申请号200320126437.7。这些专利,主要通过改进现有叶片材料,增加叶轮附属零件来提高搅拌机性能。另外,用于混合池盆中的液体的混合器和方法申请号20078009211.X,一种污水处理搅拌机;申请号:ZL201220277048.3;ZL201220286274.8;ZL201220285965.6,这四个专利主要是对较大水池搅拌时,采取的一些搅拌机改造和方法的新措施,但是都局限在对两个潜水搅拌叶轮的处理和方法上,也没有解决如何对池底已经沉淀的污泥层进行搅拌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搅拌系统,已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搅拌系统,包括第一搅拌设备和第二搅拌设备,所述第一搅拌设备和所述第二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与污水池的池底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搅拌设备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装有第三搅拌设备,所述所述第三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与所述第二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第一搅拌设备和所述第二搅拌设备均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安装固定在导杆上,所述连接件能够沿所述导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和所述第二搅拌设备的转动轴轴线的夹角范围为±5°,所述第一搅拌设备、所述第二搅拌设备和所述第三搅拌设备均可单独调整其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搅拌设备或第二搅拌设备底部增加一个第三搅拌设备,实现专门对污水池底部污泥的搅拌,同时三个搅拌装置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对大型污水池中的污泥的全方位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第一搅拌设备,2-第二搅拌设备,3-第三搅拌设备,4-导杆,5-连接件,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娟,未经鲁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