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系统的涡流产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8136.2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威昌;陈炳旭;廖啟宏;罗丁硕;李永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产生 开口 环状叶片 环状轴承 排气系统 分流器 排气管 叶片 上游开口 内表面 前导面 导面 延伸 | ||
一种排气系统的涡流产生器。涡流产生器包含装设在排气管内表面的环状轴承。涡流产生器还包含装设在环状轴承上的环状叶片组件。环状叶片组件包含具有上游开口的前导面。分流器还包含具有下游开口的后面,其中上游开口与下游开口是以排气管的纵轴为中心。分流器还包含侧部从前导面延伸至后面,其中侧部具有多个开口,每一个开口中设有一叶片,且其中每一个叶片的后侧是面向纵轴。
技术领域
本揭露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涡流产生器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用此涡流产生器的排气系统以及涡流产生器应用至排气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中的扰流部阻碍了排气系统的上游来源中的气体与微粒的移除。排气管中的弯折部与接头降低了排放气体的运动,而破坏了排放气流,进而降低抽气效率。悬浮或透过排放系统传输的微粒容易累积在排气系统中的扰流部。累积在排气管的微粒降低了排气管中可让排放气体及微粒流经排气系统的区域。累积在排气管的微粒物质降低了抽气效率,且导致以手动移除累积物且维持不中断排放气流在所需的规格内的维修工作的增加,进而降低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为一种排气系统的涡流产生器。此涡流产生器包含环状轴承以及环状叶片组件。环状轴承配置以安装在排气管的内表面。环状叶片组件安装在环状轴承上。环状叶片组件包含前导面、后面以及侧部。前导面具有上游开口。后面具有下游开口,其中上游开口及下游开口是以排气管的纵轴为中心。侧部从前导面延伸至后面,其中侧部具有多个开口,每一个开口中设有叶片,且其中每一叶片的后侧是面向纵轴。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所附附图所做的详细描述,可对本揭露的态样有更佳的了解。需注意的是,根据业界的标准实务,各特征并未依比例绘示。事实上,为了使讨论更为清楚,各特征的尺寸可任意地增加或减少。
图1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排气系统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B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排气系统的流动限制点的剖面图;
图3A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增速器的透视图;
图3B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增速器的俯视图;
图4A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涡流产生器的透视图;
图4B及图4C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涡流产生器的俯视图;
图4D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涡流产生器的透视图;
图5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涡流产生器的俯视图;
图6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利用涡流产生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绘示依照一些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控制排气系统的控制器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揭露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以实施所提供的标的的不同特征。以下所描述的构件、数值、操作、材料、安排等的特定实施例是用以简化本揭露。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并非用以作为限制。其他的构件、数值、操作、材料、安排等亦可作为考量。举例而言,在描述中,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上方或上,可能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能包含额外特征可能形成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方式,如此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可能不会直接接触。此外,本揭露可能会在各个实施例中重复参考数字及/或文字。这样的重复是基于简单与清楚的目的,以其本身而言并非用以指定所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车辆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