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用双Delta并联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28247.3 申请日: 2017-10-09
公开(公告)号: CN107486843B 公开(公告)日: 2021-02-23
发明(设计)人: 唐新星;张邦成;韩方元;柳虹亮;范大川;王平;张袅娜;崔高健;何丽鹏;陈延伟;杨丽梅;田海滨;王毓樟;李强;何义军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B25J9/00 分类号: B25J9/00;B25J9/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12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工业 delta 并联 机器人 结构 控制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用双Delta并联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型材底座(1)、支撑底板(2)、铝型材机架(3)、轴承及轴承座(4)、第一运动链(5)、第二运动链(6)、第三运动链(7)、导轨滑块组件(8)、鱼眼球头轴承组件(9)、碳纤维并联臂杆(10)、执行机构固定件(11)、执行机构(12)、限位开关(13)、光电开关(14)、控制系统;

所述的第一运动链(5)的动力由第一伺服电机(501)提供,经5对同步带传动装置带动导轨滑块I(801)沿着导轨I(802)上下运动;所述的5对同步带传动装置分别为第一伺服电机(501)经同步轮I(504)与同步轮II(505)间安有小同步带I(506),同步轮IV(509)与同步轮V(511)间安有小同步带II(510),同步轮VI(513)与同步轮VII(515)间安有小同步带III(514),同步轮III(507)与定滑轮I(520)之间安装有大同步带I(518),而同步轮VIII(517)与定滑轮II(521)之间安装有大同步带II(519),采用同步带固定件I(910)对大同步带I、II(518、519)进行夹紧,并使用扭簧进行对大同步带I、II(518、519)张紧;所述的同步轮II、IV、VI(505、509、513)固定在大传动轴I(512)上,同步轮III、V(507、511)固定小传动轴I、II(508、516)上;

所述的双Delta并联机器人的第二运动链(6)的动力由第二伺服电机(601)提供,经2对锥齿轮传动机构、2对同步带传动装置带动导轨滑块III(805)沿着导轨III(806)上下运动;所述的2对锥齿轮传动机构为从动锥齿轮I(605)与主动锥齿轮I(606)相互啮合、从动锥齿轮II(610)与主动锥齿轮II(611)相互啮合;所述的2对同步带传动装置分别为同步轮IX(607)与定滑轮III(617)之间安装有大同步带III(608),同步轮X(612)与定滑轮IV(618)之间安装有大同步带IV(613),采用同步带固定件III(912)对大同步带III(608)、IV(618)进行夹紧,并使用扭簧进行对大同步带III(608)、IV(618)张紧;所述的主动锥齿轮I、II(606、611)安装在大传动轴II(614)上,所述的从动锥齿轮I(605)、从动锥齿轮II(610)分别安装在小传动轴III、IV(604、609)上;

所述的双Delta并联机器人的第三运动链(7)的动力由第三伺服电机(701)提供,经2对锥齿轮传动机构、2对同步带传动装置带动导轨滑块II(803)沿着导轨II(804)上下运动;所述的2对锥齿轮传动机构为从动锥齿轮III(704)与主动锥齿轮III(705)相互啮合、从动锥齿轮IV(709)与主动锥齿轮IV(710)相互啮合;所述的2对同步带传动装置分别为同步轮XI(707)与定滑轮V(715)之间安装有大同步带V(708),同步轮XII(712)与定滑轮VI(716)之间安装有大同步带VI(713),采用同步带固定件II(911)对大同步带III(608)、IV(618)进行夹紧,并使用扭簧进行对大同步带V(708)、VI(713)张紧;所述的主动锥齿轮III、IV(705、710)安装在大传动轴III(714)上,所述的从动锥齿轮III(704)、从动锥齿轮IV(709)分别安装在小传动轴V、VI(706、711)上;

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双Delta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在按下开始控制按键后,STC单片机控制器(1506)处理后启动双Delta并联机器人,STC单片机控制器(1506)经过运动学计算模块(1507)进行运动学计算,发出3路脉冲、方向控制信号使第一伺服电机(501)、 第二伺服电机(601)、第三伺服电机(701)运动到目标位置,为实现第一伺服电机(501)、 第二伺服电机(601)、第三伺服电机(701)经各自的传动链带动导轨滑块I(801)沿着导轨I(802)上下运动、导轨滑块III(805)沿着导轨III(806)上下运动、导轨滑块II(803)沿着导轨II(804)上下运动,进一步带动执行机构(12)运动到目标位置,并利用各自的编码器实现位置反馈,根据PID调节实现双Delta并联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准确地达到控制位置;当触碰到限位开关(13)而产生一个限位开关信号(1502)以防止双Delta并联机器人损坏;同时,固装在执行机构固定件(11)上光电开关(14),执行机构的组合体会产生一个光电开关信号,经光电信号处理电路(1501)、STC单片机控制器(1506)处理后以防止双Delta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的组合体触碰下平台而造成执行机构(12)的组合体损坏;当按下停止控制按键后会产生一个停止控制按键信号(1503),STC单片机控制器(1506)处理后会使双Delta并联机器人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双Delta并联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滑块I(801)沿着导轨I(802)上下运动的位移量、导轨滑块III(805)沿着导轨III(806)上下运动的位移量与导轨滑块II(803)沿着导轨II(804)上下运动的位移量同步时,使步进电机IV(1201)、联轴器(1202)、吸盘(1203)、通气孔(1204)所构成的执行机构组合体沿铝型材机架立柱I、II、III(301、302、303)垂直方向同步运动,提高执行机构组合体的作业高度;导轨滑块I(801)沿着导轨I(802)上下运动的位移量、导轨滑块III(805)沿着导轨III(806)上下运动的位移量与导轨滑块II(803)沿着导轨II(804)上下运动的位移量不同步时,便使步进电机IV (1201)、联轴器(1202)、吸盘(1203)、通气孔(1204)所构成的执行机构组合体构成了更大的工作空间;所述的执行机构(12)包括步进电机IV (1201)、联轴器(1202)、吸盘(1203)、通气孔(1204),其组合体固装在执行机构固定件(11)上,实现对操作对象的回转摆正控制;所述的执行机构固定件(11)也可以实际作业环境和需要进行执行机构的更换,适应市场需求;

所述的限位开关(13)固定在铝型材机架立柱I、II、III(301、302、303)的内侧壁上定滑轮固定轴I、II、III、IV、V、VI(522、523、617、618、717、718)的上部,用于检测导轨滑块组件的极限位置;

所述的光电开关(14)固定安装于执行机构固定件(11)上,光电开关的下平面与执行机构固定件(11)的下平面在同一水平面,用于检测执行机构固定件(11)运行时执行机构固定件(11)距离下平台的极限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2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