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构造图的制图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9513.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3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义;杨国臣;蔡其新;汪功怀;欧阳睿;付晓宁;刘光蕊;唐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构造 制图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构造图的制图方法及装置,将待识别区的等时地层格架中地质层位的网格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建立了等值线图、流经线折线图,结合根据钻井资料建立的钻井位置图,将这些图层叠加显示,得到带流经线的三维古构造图,为石油地质工作者直观地三维立体显示某地质层位的古构造和现今构造空间特征以及古流体流经线、汇集区与方向,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指导待识别区油气勘探。本发明可以用于实现含油气盆地某地质层位在某地质时期的古构造和流经线的三维立体显示,也可以用于实现含油气盆地某地质层位的现今构造和流经线的三维立体显示,指导油气勘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构造图的制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油气运移、富集规律分析技术是预测有利圈闭及其含油气性和油气充满程度的关键技术,是精细勘探和提高钻井成功率的重要技术保证。根据“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对勘探技术的要求,该技术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必须更精准地刻画构造,同时更可靠地表征油气运移、富集规律。
王兴军在《低幅度构造变速成图技术》一文中,针对塔里木盆地低幅度构造区构造成图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速度建场和变速成图方法:通过沿层速度分析技术提高叠加速度的横向分辨率;利用叠加速度或原始叠前道集作为输入反演层速度,前者不受水平层状介质及射线垂直入射等前提条件的限制,对复杂地层产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后者克服了叠加速度精度的影响,其精度更高;利用叠加速度闭合差校正和均方根速度闭合差校正,得到相对精确的速度场,用于三维时深转换;通过研究深度误差与时间、速度、埋深等参数的相关性,找到深度误差分布规律,进而对构造图进行两次校正。与传统的直射线成图技术相比,此法可明显提高低幅度构造区深度域构造图的精度。
公布号为CN103885083、名称为《古构造图成图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古构造图成图方法及装置,通过结合井校数据和多个地震属性,估算了井校点的深度误差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而利用地震属性对于无井区域的深度进行修正,从而能够在井控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生成更准确可靠的古构造图。
上述这些构造图成图方法虽然提高了对构造刻画和解释的精度,较可靠地揭示了油气富集有利区,但在用来分析和描述油气运移、富集规律时,均不能有效表征油气流体的运聚路径和有利聚集区与方向,制约了对有利圈闭及其含油气性和油气充满程度的较可靠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构造图的制图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表征油气流体的运聚路径和有利聚集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三维构造图的制图方法,包括以下解决方案:
方法方案一,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识别区的钻井资料,获取井位坐标数据;根据待识别区的井震资料,建立待识别区的等时地层格架;
2)对所述等时地层格架中地质层位的数据采用网格化算法进行处理,得到地质层位的网格数据,将地质层位中任意两个地质层位的网格数据相减,得到两个地质层位之间地质单元的残余厚度网格数据;
3)对所述残余厚度网格数据,计算等值线的正交轨迹线,得到流经线数据;
4)根据所述井位坐标数据,建立钻井位置图;根据所述残余厚度网格数据,建立等值线图;根据所述流经线数据,建立流经线折线图,将钻井位置图、等值线图和流经线折线图进行三维立体叠合显示,得到两个地质层位中地质时代较老的地质层位的带流经线的三维古构造图。
方法方案二,在方法方案一的基础上,对所述两个地质层位中的任意一个地质层位的网格数据进行平滑处理、边界处理后,建立所述两个地质层位中地质时代较老的地质层位的构造等值线图和构造面三维立体图,该构造等值线图、构造面三维立体图和所述钻井位置图、流经线折线图进行三维立体叠合显示,得到所述两个地质层位中地质时代较老的地质层位的带流经线的三维现今构造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9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