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膜型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0497.0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段东红;陈良;李居英;卫慧凯;刘世斌;李庆福;徐守冬;张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45 | 分类号: | H01M8/0245;H01M8/0289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膜型 直接 氢化物 燃料电池 | ||
1.一种双极膜型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包含有至少一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是包括具有离子选择透过特性的固体电解质膜;所述电池单元被固体电解质膜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阳极和溶有燃料的阳极电解液;另一部分是阴极和溶有氧化剂的阴极电解液;
所述固体电解质膜为双极膜;
所述双极膜一层是阳膜;另一层是阴膜,且阳膜置于阴极一侧,而阴膜至于阳极一侧;
所述阳膜是双极膜的阳膜层;所述阴膜是双极膜的阴膜层;
所述阳膜是质子交换膜;所述阴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所述双极膜是由阳离子交换膜层、阴离子交换膜层和位于二者之间中间界面层构成的三层结构;
所述中间界面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溶性的金属离子化合物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溶液制成;
所述阳极电解液为碱性电解液,所述阴极电解液为酸性电解液;
所述双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界面层膜液的配制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配置成浓度为0.05-0.5mol/L的水溶液,然后加入金属离子化合物并搅匀,搅匀后即制得中间界面层膜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5-20;
(2)双极膜的制备
取阴离子交换膜,在阴离子交换膜的表面上均匀涂上一层中间界面层膜液,干燥处理后,将阳离子交换膜压在其上,在60℃条件下热压成型,即制得双极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膜型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化合物是选自铁、镍和钴中任一种金属的硝酸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04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