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及真空灭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1658.8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2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欣;颜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动双 回路 结构 真空 灭弧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及真空灭弧室,包括结构相同且均设置于灭弧室中的阳极触头系统和阴极触头系统;所述阳极触头系统和阴极触头系统中均包括设置在阳极一侧或阴极一侧的主导电杆和用于为电流流过时产生纵向磁场的纵磁回路体,所述的主导电杆一端伸入纵磁回路体形成的空腔内;主导电杆与纵磁回路体滑动连接;纵磁回路体的开口端部与触头片固定导电连接;在合闸时,触头中的主导电杆与触头片紧密接触;在分闸过程中时,主导电杆与触头片分离。该结构用在大额定电流导通能力与大短路电流开断能力真空断路器灭弧室中,能够解决真空灭弧室中纵向磁场触头在高电压等级场合所存在的额定通流能力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断路器领域,涉及一种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及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真空断路器在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于真空断路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真空开关在向着高电压等级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技术难题,即额定电流和开断电流的矛盾的问题。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开关的关键元件,担负着熄灭电弧的任务,电路电流的关合与开断都是由真空灭弧室中的触头来完成的。为了提高灭弧室的短路开断能力,采用在灭弧室中引入磁场来控制电弧,即电弧的磁场控制技术。
然而,由于纵向磁场控制技术中所采用的纵向磁场触头结构主要为杯状纵磁触头结构和线圈式纵磁触头结构,使得电流流经的路径较长,触头闭合时开关结构的导通电阻较大,热损耗较大,所以其额定电流将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及真空灭弧室,该结构用在大额定电流导通能力与大短路电流开断能力真空断路器灭弧室中,能够解决真空灭弧室中纵向磁场触头在高电压等级场合所存在的额定通流能力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包括结构相同且均设置于灭弧室中的阳极触头系统和阴极触头系统;所述阳极触头系统和阴极触头系统中均包括设置在阳极一侧或阴极一侧的主导电杆和用于为电流流过时产生纵向磁场的纵磁回路体,所述的主导电杆一端伸入纵磁回路体形成的空腔内;主导电杆与纵磁回路体滑动连接;纵磁回路体的开口端部与触头片固定导电连接;在真空灭弧室处于合闸及合闸保持状态下时,触头中的主导电杆与触头片紧密接触;在真空灭弧室处于分闸过程中时,主导电杆与触头片分离。
所述纵磁回路体可以是但不限于杯状纵磁杯体结构或纵磁线圈结构。
所述纵磁回路体与主导电杆滑动连接处嵌入导电连接件。
所述导电连接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表带触指、弹簧触指或导电软连接。
所述主导电杆端部可开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孔或槽,弹簧放置在主导电杆与触头片之间。
所述主导电杆端部与纵磁回路体之间设置有缓冲件,缓冲件固定在纵磁回路体的腔体顶部。
所述主导电杆伸入纵磁回路体的端部设置有挡板,主导电杆及挡板断面结构为“⊥”型;挡板大小与纵磁回路体空腔相匹配。
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所述的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