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2758.2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兵;曾宪晖;吴春成;郭林杰;刘建容;叶连松;张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2;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尾 刀头 内镜下 黏膜 剥离 器械 | ||
1.一种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合的燕尾形刀头(11)、传动丝(3)、固定手柄(6)、滑动手柄(10)和用于与高频电连接的电联装置(5),所述固定手柄(6)有内腔(15),所述传动丝(3)装在内腔(15)中并与内腔(15)间隙配合,传动丝(3)的前端伸出固定手柄(6)与燕尾形刀头(11)连接,所述滑动手柄(10)安装在固定手柄(6)上并可沿固定手柄(6)前后滑动,滑动手柄(10)与传动丝(3)固接以通过滑动手柄(10)控制燕尾形刀头(11)的开合,所述燕尾形刀头(11)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刀片(13),刀片(13)的刀刃(18)位于刀片(13)的外侧缘;
所述传动丝(3)和燕尾形刀头(11)均为导电材质,燕尾形刀头(11)通过传动丝(3)与电联装置(5)电联接,所述电联装置(5)包括金属弹簧片(51)和插芯(52),所述插芯(52)安装在固定手柄(6)的外壁上,插芯(52)的一端伸进内腔(15)中并与金属弹簧片(51)的一端连接,金属弹簧片(51)的另一端压在传动丝(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手柄(9),所述旋转手柄(9)安装在固定手柄(6)上,所述旋转手柄(9)通过垂直传动结构与传动丝(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传动丝(3)上同轴装有金属环(53),金属弹簧片(51)的另一端压在金属环(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7)和从动轮(8),主动轮(7)的轴线与从动轮(8)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主动轮(7)与旋转手柄(9)连接,所述从动轮(8)同轴安装在传动丝(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7)与从动轮(8)的传动比小于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固定手柄(6)前端设有绝缘外管(2),绝缘外管(2)与固定手柄(6)固接;绝缘外管(2)前端固定设有刀座(12),两个刀片(13)中部通过销轴A(14)铰接,销轴A(14)安装在刀座(12)上,传动丝(3)穿过绝缘外管(2)与两个刀片(13)的后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刀座(12)为绝缘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3)通过两个连杆(15)与两个刀片(13)连接,两个连杆(15)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刀片(13)的后端铰接,两个连杆(15)的后端通过销轴B(16)铰接,传动丝(3)的前端与销轴B(1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燕尾形刀头的内镜下黏膜剥离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12)上有与销轴B(16)适配的导向槽(17),导向槽(17)轴向设置,销轴B(16)可沿导向槽(17)前后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7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