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端子的触点保护层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3954.1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忠;周建坤;刘劲松;黄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3 | 分类号: | H01R13/03;H01R13/02;H01R43/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端子 触点 保护层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导电端子的触点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镍层(200),形成在所述导电端子的基底金属(100)的外表面上;和
抗腐蚀有机膜(300),形成在所述镍层(200)的外表面上,
其中,
在所述抗腐蚀有机膜(300)的外表面上压印出以预定的图案分布的微孔结构(310);
清除所述微孔结构(310)中的各个微孔的底部残料(321),使得一部分镍层(200)从所述微孔结构(310)的底部露出;并且
在所述抗腐蚀有机膜(300)的微孔结构(310)中填充有贵金属,从而在所述镍层(200)的外表面上形成贵金属微结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的触点保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贵金属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优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基底金属(100)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的触点保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腐蚀有机膜(300)的抗腐蚀性能优于所述贵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的触点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为金或银,所述导电端子的基底金属(100)为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的触点保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结构(310)中的每个微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方形孔。
6.一种在导电端子上形成触点保护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所述导电端子的基底金属(100)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镍层(200);
S200:在所述镍层(200)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抗腐蚀有机膜(300);
S300:在所述抗腐蚀有机膜(300)的外表面上压印出以预定的图案分布的微孔结构(310);
S400:清除所述微孔结构(310)中的各个微孔的底部残料(321),使得一部分镍层(200)从所述微孔结构(310)的底部露出;和
S500:在所述微孔结构(310)中填充贵金属,从而在所述镍层(200)的外表面上形成贵金属微结构(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电镀工艺或化学镀工艺在所述导电端子的基底金属(100)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所述镍层(2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表面旋涂工艺在所述镍层(200)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所述抗腐蚀有机膜(30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在所述抗腐蚀有机膜(300)的外表面上压印出所述微孔结构(3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采用等离子蚀刻技术清除所述微孔结构(310)中的各个微孔的底部残料(32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填充贵金属之前,对所述镍层(200)的从所述微孔结构(310)的底部露出的露出部分的表面进行清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等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对所述镍层(200)的从所述微孔结构(310)的底部露出的露出部分的表面进行清洗。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电镀工艺或化学镀工艺在所述镍层(200)的外表面上形成所述贵金属微结构(400)。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贵金属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优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基底金属(100)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9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阻可拆卸式防火花电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检测高低压的防触电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