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执法记录仪及全程音视频记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959.4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邵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百利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邵敏强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76;G06K7/10;G06K7/1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陆中丹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执法记录仪 二维码 显示屏 拍摄装置 扫描识别 音视频记录 音视频文件 字符串信息 声音提示 视频预览 成功 录制 泄露 音视频文件处理单元 标记显示单元 唯一标识信息 录像 二维码识别 二维码图像 实际需求 应用行业 执法记录 唯一性 全程 翻拍 追溯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执法记录仪及全程音视频记录方法,该执法记录仪包括有拍摄装置,还包括有二维码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二维码图像所包含的字符串信息;二维码标记显示单元,用于当二维码扫描识别成功后,在拍摄装置的显示屏的视频预览和录制过程中,显示屏上显示识别成功的标记或者通过声音提示标记成功;录像音视频文件处理单元,用于将字符串信息与录像音视频文件进行唯一性关联。在拍摄装置的显示屏的视频预览和录制过程中,显示屏上显示识别成功的标记或者通过声音提示标记成功,在该音视频文件被翻拍或者泄露后,能通过该唯一标识信息追溯是从哪一个执法记录仪或者操作人员泄露,在采用执法记录的应用行业有广泛的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执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执法记录仪及全程音视频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从形成方式上,二维码可以分为两类:
(1)堆叠式二维码:在一维条形码的基础上,将多个条形码堆积在一起进行编码,常见的编码标准有PDF417等;
另外的就是以QR为代表的矩阵式二维条码。
(2)矩阵式二维码:在一个矩阵空间中通过黑色和白色的方块进行信息的表示,黑色的方块表示1,白色的方块表示0,相应的组合表示了一系列的信息,常见的编码标准有QR码,
目前很多的应用都是用QR码进行编码,译码,QR码不仅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还可表示汉字及图像等多种文字信息、其保密防伪性强而且使用非常方便。
目前使用最广的是QR码,QR码分为40个版本,版本1由21x21个方块组成,每个版本增加4个方块,版本40由177x177个方块组成。每增加一个版本,QR码可储存的信息数量也随之增多。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执法记录仪只能实现拍照、摄像、录音、对讲、无线网络传输等功能,拍摄的照片,音视频文件、录音文件等资源可以集中存储到采集工作站中,或者存储到一个统一的存储设备中,如果使用单位需要调用执法记录仪的照片,音视频文件、录音文件,可以通过在采集工作站上调用,或者通过WEB方式调用统一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的音视频文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执法记录仪的视频可以通过直接在执法记录仪中回放照片、音视频文件、录音文件的方式被随意泄露传播到非授权的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中,且被泄露的资源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进行追溯来源;执法记录仪的照片、音视频文件、录音文件,一旦集中到采集工作站上或者保存到存储设置中,可以被随意处理,拷贝剪切;单独操作执法记录仪的时候,视频可以被翻拍被泄露无法追溯。执法记录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储卡可以热插拔,保存在存储卡中的视频文件也存在被随意被删除、修改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音视频文件的回放过程中,具有音视频文件的唯一标识,在该音视频文件被翻拍或者泄露后,能通过该唯一标识信息追溯是从哪一个执法记录仪或者操作人员泄露的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执法记录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该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执法记录仪,包括有拍摄装置,包括有二维码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二维码图像所包含的字符串信息;
二维码标记显示单元,用于当二维码扫描识别成功后,在所述拍摄装置的显示屏的视频预览和录制过程中,所述显示屏上显示识别成功的标记或者通过声音提示标记成功;
录像音视频文件处理单元,用于将字符串信息与录像音视频文件进行唯一性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百利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邵敏强,未经南京百利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邵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