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磨削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6476.X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肖碧初;余昆;刘鹏;王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6 | 分类号: | B24B3/36;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刀头 自动 磨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磨削机。
背景技术
金刚石刀头在通过热压工艺得到胚料后,需要再经过磨削才能成为合格产品。现有的磨削装置一般通过砂轮来实现,需要人工给料,由于砂轮的磨损量大,需要人工及时调整砂轮的位置才能磨削出合格的金刚石刀头。一般工人平均每分钟只能放置20个刀头左右,放置刀头的时候还容易被砂轮伤到手,而且在调整砂轮的时候需要将装置停下来,不仅效率不高,还耗费较高的人工成本,而且人工调整砂轮还容易存在调整不及时导致磨削出来的金刚石刀头不合格。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自动筛选金刚石刀头被磨削面、金刚石刀头自动排序送料、砂轮自动进给的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磨削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磨削机,包括磨削装置,所述磨削装置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砂轮及砂轮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位于砂轮正下方的刀头固定装置,还包括定向输送装置和砂轮自动磨损补偿装置,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包括振动出料盘、轨道、传送链条和驱动传送链条的链条驱动电机,所述传送链条设于刀头固定装置下方,所述振动出料盘设于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传送链条的位置,所述振动出料盘上设有物料出口,所述轨道一端与物料出口连接、另一端设于传送链条一端的上方,所述砂轮自动磨损补偿装置包括补偿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挂板,所述砂轮及砂轮驱动机构固设于挂板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可以使砂轮相对设于固定夹上的刀头左右往复摆动的砂轮偏摆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砂轮偏摆装置包括摆动驱动电机和带动砂轮整体结构偏摆的凸轮。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送链条上固定连接有随着传送链条一起移动的传送夹,所述传送夹后端边上设有向上的传送挡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定向输送装置不少于一套,所述砂轮可同时对多套定向输送装置传送过来的物料进行磨削。
进一步的是:所述定向输送装置有两套,所述两套给料装置共用一条传送链条,所述传送夹上的传送挡板中间设有开口,位于传送链条上方中间设有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隔挡条,所述隔挡条将传送链条上方的传送通道一分为二。
进一步的是:所述刀头固定装置为设于隔挡条两侧的夹紧块及驱动夹紧块夹紧或释放的夹紧缸。
进一步的是:当夹紧块将传送夹上的物料夹紧时,传送链条依然能将传送夹及物料一起向前传动。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磨削机,定向输送装置可以使金刚石刀头自动排序并筛选将要进行磨削的一面向上,然后通过轨道传送到传送链条上的传送夹上,利用传送夹将金刚石刀头准确的送到位于砂轮正下方的刀头固定装置上,无需人工放置,双定向输送装置配合砂轮一起可以使磨削效率提高一倍,左右摆动的设置保证砂轮全面均匀磨削,同时砂轮自动磨损补偿装置保证砂轮可以将所有金刚石刀头胚体都磨削成合格的产品,不会因为砂轮的磨损而影响磨削出来的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传送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对应的名称:1-振动出料盘,11-轨道,2-链条驱动电机,3-传送夹,31-传送挡板,4-隔挡条,5-支撑架,51-固定板,52-滑台二,6-砂轮,61-砂轮驱动电机,62-夹紧块,7-补偿电机,8-挂板,81-线性滑轨一,810-连接板,810A-连接块,810B-螺纹座,811-滑台一,812-线性滑轨二,82-摆动滑块,83-摆动驱动电机,84-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磨削机,包括定向输送装置、磨削装置、砂轮自动磨损补偿装置和砂轮偏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