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量级的RFID认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6597.4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锐;刘道微;凌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B5/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量级 rfid 认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量级的RFID认证方法,包含于以下步骤:读写器生成随机数r1、r2,计算M1、M2、M3,向标签发送认证请求命令及M1、M2、M3;标签根据M1、M2、M3验证读写器的真伪,为真,进行后续步骤;否则,协议终止;标签生成随机数r3,在计算M4、M5、M6,并向读写器发送M4、M5、M6;读写器根据M4、M5、M6验证标签的真伪,为真,进行后续步骤,否则,协议终止;读写器计算M7,在更新信息,向标签发送M7;标签根据M7验证读写器的真伪,为真,进行后续步骤否则,协议终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FID系统中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双向认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无处不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接收和喜爱,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就是无处不在的信息载体的典型代表。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已在供应链管理、身份识别、交通运输、军事物流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RFID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因其安全问题的因素,致使应用前景有一定程度的受限。由于RFID系统中,标签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电源供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何设计出安全、低成本、高效的RFID认证协议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轻量级的RFID认证方法,通过此方法解决了RFID系统中标签及读写器之间相互认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1)读写器生成随机数r1、r2,在计算M1、M2、M3,向标签发送认证请求命令及M1、M2、M3。
(2)标签根据M1、M2、M3验证读写器的真伪,为真,进行步骤(3);否则,协议终止。
(3)标签生成随机数r3,在计算M4、M5、M6,并向读写器发送M4、M5、M6。
(4)读写器根据M4、M5、M6验证标签的真伪,为真,进行步骤(5);否则,协议终止。
(5)读写器计算M7,在更新信息,向标签发送M7。
(6)标签根据M7验证读写器的真伪,为真,进行步骤(7);否则,协议终止。
(7)标签更新信息,到此读写器、标签之间双向认证顺利结束。
在步骤(1)中,读写器生成随机数r1、r2,在计算M1、M2、M3,向标签发送认证请求命令及M1、M2、M3。
在步骤(2)中,标签根据M1、M2、M3验证读写器的真伪,为真,进行步骤
(3);否则,协议终止。
在步骤(3)中,标签生成随机数r3,在计算M4、M5、M6,并向读写器发送M4、M5、M6。
在步骤(4)中,读写器根据M4、M5、M6验证标签的真伪,为真,进行步骤
(5);否则,协议终止。
在步骤(5)中,读写器计算M7,在更新信息,向标签发送M7。
在步骤(6)中,标签根据M7验证读写器的真伪,为真,进行步骤(7);否则,协议终止。
在步骤(7)中,标签更新信息,到此读写器、标签之间双向认证顺利结束。
附图说明
图1RFID系统认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压力表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壳锤等离子熔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