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三维解密体的图形码结构及对其进行扫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6790.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9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庆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陈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三维 解密 图形 结构 进行 扫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与信息验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三维解密体的图形码结构及对其进行扫描的方法。本发明将普通二维图形码图案与具有三维形态的解密体结构相结合,不但可以克服原始二维图形码图案简单和容易复制的缺陷,大大提高防造该图形码结构的成本,还可以利用三维解密体的空间参考数据来蕴含用于解密二维图形码图案具体内容的解密密钥,从而可以对二维图形码图案的具体内容进行加密和现场解密,保障二维图形码图案信息内容的安全性。此外,在扫描过程中,还可以验证该图形码结构的唯一性,带来普通二维图形码图案所不具备的防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与信息验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三维解密体的图形码结构及对其进行扫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二维码来记载信息数据,从而完成资料存储、信息管理、防伪验证和买卖消费等行为,已经越发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商业活动之中,例如在信息识别与身份验证方面,由于二维码本身可通过一定规则的编排方法记载大量的数据,并且能通过特定的识别终端进行快速采集和识读辨认,因此采用快速扫描二维码来实现信息识别、身份验证、电子防伪等功能,也受到许多行业和技术领域的青睐。
对于目前平面图形的二维码,在使用具有扫描功能的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扫描后,即可获取二维码所包含的具体信息。但是二维码较易被复制,如照相并复印等,无法保障二维码的唯一性。此外,还缺少必要的加密和解密环节,无法保证二维码信息内容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目前二维码所存在的唯一性和安全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三维解密体的图形码结构及对其进行扫描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三维解密体的图形码结构,包括二维图形码图案和若干个三维解密体;所述二维图形码图案形成在一表面上,其用于供扫描移动终端进行拍摄后转换为加密数据信息;所述三维解密体根据预定规则设置在所述二维图形码图案的周围表面上,用于供扫描移动终端进行拍摄后转换为用于解密所述加密数据信息的解密密钥。
优化的,所述二维图形码图案为条形码和/或二维码。所述二维图形码图案通过印刷、雕刻、激光烧蚀、化学刻蚀和喷墨成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形成于所述表面上。
优化的,所述三维解密体为水平截面具有圆形、弓形或多边形的立体柱或凹坑。进一步优化的,当所述三维解密体为凹坑时,所述三维解密体通过雕刻、激光烧蚀、化学刻蚀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形成于所述二维图形码图案的周围表面上。当所述三维解密体为立体柱时,所述三维解密体通过掩模沉积方式形成于所述二维图形码图案的周围表面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前述的带有三维解密体的图形码结构进行扫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启动扫描移动终端的扫描程序,其中,所述扫描移动终端为具有摄像头和显示屏的可移动电子设备;
S102.使用扫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二维图形码图案(1),并按照预定解码算法进行解码转换,若能成功转换为加密数据信息,则继续执行步骤S103,否则扫描失败;
S103.从图形诱导框存储库中随机选择一个图形诱导框,并将该图形诱导框叠加到由摄像头拍摄的即时拍摄图像中;
S104.将叠加后的所述即时拍摄图像传送至扫描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行展示;
S105.通过移动扫描移动终端,使在所述即时拍摄图像中的图形诱导框正确套取位于二维图形码图案周围的部分三维解密体或全部三维解密体,然后解析此拍摄角度下的即时拍摄图像,若成功获取被套取三维解密体的空间参考数据,则继续执行步骤S106,否则扫描失败;
S106.将所述空间参考数据与在所选图形诱导框对应拍摄角度下的标准空间参考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算法将所述空间参考数据转换为解密密钥,然后执行步骤S107,否则扫描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庆,未经甘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