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橡椀栲胶的植物多酚抑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8279.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世纪非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43/16;A01N31/16;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多酚 抑菌剂 强氧化剂 真菌 枯病 细菌 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 板栗疫病 反应条件 广谱抗性 过氧化氢 穗腐病 体积比 降解 可用 抑菌 病菌 酵母 微生物 存活 计量 病毒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橡椀栲胶的植物多酚抑菌剂,它以橡椀栲胶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下通过强氧化剂进行降解处理而获得;所述橡椀栲胶为水溶液,其工作浓度以质量体积比计量为15~25%;所述强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本发明的植物多酚抑菌剂,不仅具有抑菌的作用,而且具有保护植物的作用。本植物多酚抑菌剂对包括真菌、细菌、酵母及病毒等在内的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通过抑制病菌的存活,达到保护植物的作用。本植物多酚抑菌剂可有效防止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的侵害,可用于防治杨树溃疡病、板栗疫病、植物溃疡病、洞枯病、穗腐病、赤枯病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橡椀栲胶的植物多酚抑菌剂。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树木和植物上的杀菌剂,要求有较高的杀菌性和较好的持久性,以达到保护树木和植物不受菌虫的侵害。这类杀菌剂仍以化学农药为主。但由于菌虫繁殖能力强,对环境适应快,许多农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抗药性。另外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如单一、连续、超量用药又加速了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和发展程度。随着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增加,在生产中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剂量,形成了对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化学药物的高毒、残留和污染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隐患。解决农药的高毒、高残留和污染成为目前抗菌剂生产和研究中的首要任务。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其结构复杂,化学性质活泼,并且常以大量性质相似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植物多酚不仅抵御植食动物对植物体的损害,同时也阻止了微生物的侵染,包括提高对各种致病菌的耐受力及保护受伤部位。除了植物致病菌外,植物多酚对动物体内和其他环境中的微生物都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包括真菌、细菌、酵母及病毒等在内的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
植物多酚的高度结合蛋白质的能力无疑是其抑菌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单宁往往在很低浓度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它是通过抑制酶活性,破坏病原菌的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抑制作用。另外,多酚的抑菌性还可能与其对细胞膜的作 用及对金属的络合能力有关,通过与细胞膜结合或络合微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金属离子,破坏病原菌正常的新陈代谢。酚羟基在苯环上的数目及位置影响酚类物质的相对毒性,羟基化程度增强导致毒性增强。分子量大者,往往不显示出抑菌性,低分子量的多酚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微生物毒性。
植物多酚抑菌剂是从植物中提取有抗菌作用的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加工合成的新型抑菌剂。由于该类药剂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菌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所以该类药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橡椀栲胶是由野生植物的果壳橡椀经浸取、真空蒸发浓缩、喷雾干燥而制得的一种天然聚酚类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水解类单宁,其结构十分复杂,是具有酚式结构、醌式结构以及多羟基的化合物。该产品外观为棕褐色粉末。其中的水解单宁大部分为鞣花单宁,属于C苷键连接方式,其分子量大且结构复杂,水解和酯交换都不完全。无法应用通常所用的水解反使单宁分子破裂,达到降低其分子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橡椀栲胶的植物多酚抑菌剂,该发明通过对橡椀栲胶中的多酚进行降解处理,从而研制出天然环保的抑菌剂,以有效克服化学农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基于橡椀栲胶的植物多酚抑菌剂,它以橡椀栲胶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下通过强氧化剂进行降解处理而获得;所述橡椀栲胶为水溶液,其工作浓度以质量体积比计量为15~25%;所述强氧化剂为过氧化氢。
所述反应条件为:PH值7~8,反应温度30~65℃,反应时间为10~15小时。
所述PH值,是采用NaOH溶液调节。
所述过氧化氢的使用浓度为55~65%。
所述橡椀栲胶水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以1∶1体积比混合进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世纪非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世纪非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8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火蚁和白蚁防治的方法
- 下一篇:雷公藤有机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